|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警惕变脸的“以药补医”

【2012-02-21】【作者:李红梅】【来源:人民日报】【阅读量:6936】【 】【打印



  药占比下来了,检查、耗材占比上去了,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我们不能再干了。只有彻底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报道,山东省卫生部门要求降“用药收入比重”,一些公立医院就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一个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个病人装7个支架,比我国人均1.7个的使用率高出3倍多,这是典型的过度医疗,变脸的“以药补医”。这种变脸的以药补医更值得警惕,患者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更高,效果却未必比服药更好,造成了另一种“看病贵”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降药占比的出发点是好的。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偿不足,公立医院依靠药品、检查等收入来补足成本,形成了被人诟病的以药补医机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这种逐利的机制下,各大公立医院用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一般在40%左右。由此造成了百姓的看病贵,成为社会各界呼吁解决的一大突出问题。没想到,高压之下,公立医院想出了对策:把药品收入减下去,让检查收入升上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全国来看,这其实已是医院创收的一大趋势。因为相对于医疗器械来说,药品的管理已越来越严格。公立医院采购的所有药品均由省级招标机构统一招标,医院严格按照规定加价15%销售,从价格制定到销售,医院已经没有太大的获益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疗器械则不同,国家对其尚没有太多的管理规定。尤其是高值耗材,如心脏科、骨科耗材等因为价高,用量逐年增大,成为创收大户。有专家统计发现,从2000年—2010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的使用量以年均23%的高速度增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占比下来了,检查、耗材占比上去了,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我们不能再干了。只有彻底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改革的关键,一是调整医疗技术收费标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让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收入;二是实行医药分开,药品、医疗器械的收入不再与医院的生存状况相关;三是严格检查设备的准入机制,把医疗器械纳入统一招标范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新医改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只有全系统、各部门“一盘棋”推进,才能彻底攻下以药补医的堡垒。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