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大

【2012-02-01】【作者:吕天勇】【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194】【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2011年以来,中国抗生素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潮”,出现了整体大幅滑坡的状况。一投定乾坤的招标规则导致基药主流品种“药价虚低”、“抗生素滥用”说致抗生素药物一时成为过街之鼠、“药价虚高”现象频频曝光,这三座“大山”迫使抗生素行业整体陷入茫然困顿之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应如何面对眼下抗生素市场的乱局?笔者从一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对当前的行业变革作管窥之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招标的尴尬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自2010年9月份安徽省首家贯彻试行《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意见》实施基药省级集中采购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约20余个省份完成了以“零差率销售”、“单一货源供应”和“双信封”投标为主要规则的基药招标。因多数省份基本遵循安徽的招标规则,业界由此把此轮基药招标方式称为“安徽模式”,尽管不完全贴切,但大体相似,且后果是一样的,即中标价格一路狂泻,最终导致大批产品的中标价格严重成本倒挂,价值背离,商业伦理丧失。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多数基药生产企业而言,不中标意味着失去市场,中了标却面临生存困难。以注射用青霉素钠粉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产品为例:国内品牌企业80万单位青霉素粉针原中标价格平均在0.5元/支左右,企业出厂价在0.37元/左右,此价格企业略有利润。新一轮招标开启,自安徽出现0.28元/支中标价后,陆续出现山东0.26元/支、黑龙江0.24元/支、山西、河南等0.17元/支……不计原料药、人工、GMP认证的投入等加工成本,每支在玻璃瓶、胶塞、电子监管码、标签等方面的包装成本,折合下来就已达约0.17元。价格这么低,企业如何生存?单从价格如此降幅来看,一些行业外人士判定招标前的“药价虚高”并不为过,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就此轮招标的“双信封”规则和“单一货源供应”而言,我们要质疑的是:既言“技术标”,再以“商务标”最低价中标,其结果是技术的先进性无法体现,技术标的约束力已无实在意义。最低价的导向是不惜一切代价,先占领市场,其另外一层意思是产品质量合格即可,不必再投入力量提高。还有,不说“单一货源供应”在量上能否承载一个省的药品供给,就其安全性而言,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再用药怎么办?在此规则下,产品的中标价格已成为一种单纯的数字游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贵”根本不是基药的错,老逮着基药说什么事?基药是经过专家们筛选的常规用药,并经过多年市场充分竞争,又经过多轮招标竞价而价格合理的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基本已经是微利经营。企业首先要保证有盈利才能生存。如果这些产品照此降价趋势,用不了几年,基药得重新再选一遍。基药招标之前的价格就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竞争所致,本可顺其自然逐步整合,但新一轮基药招标后,可以说现在的价格更是雪上加霜,无疑为基药未来的生产之路蒙上了层层阴影。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政府职能在基药招标中的定位变异。本轮基药招标中,各级政府在其中发挥了指挥中心的作用,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和价格杠杆基本失灵。整合国内医药企业散、小、乱、差的情况,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基药招标意图尝试达到的初步效果。当前中国医药行业散、小、乱、差的状况是令人忧心,也确实亟需整合,但首先要认清原因: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项目批复多、地方保护政策等造成的行业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所致。不能因为要“泼脏水把孩子也泼掉”,基药的品种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政府的管控应该掌握适度原则,矫枉过正则容易伤害无辜的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基药招标推广如何不走样 [2013-03-05]
·招标论价思路再考量 [2012-04-27]
·基药将覆盖至县级医院 招标慎用低价药 [2012-02-22]
·非基药招标价格将面临挑战 双信封制度或更普及 [2012-01-29]
·药品利润高达6500% 河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议倒招标 [2012-01-12]
·翻版安徽模式 北京基药招标以降为主 [2012-01-12]
·未入电子监管平台药企 基药招标一票否决 [2011-12-27]
·基药招标“双信封”制或被取代 [2011-12-07]
·各地基药首轮招标完成 相关制度进入调整阶段 [2011-12-05]
·安徽基层年购药14.17亿 均价下降过半 [2011-12-05]
·药品低于成本价中标是违法 必须有惩罚手段 [2011-11-30]
·基药屡屡断供背后暴露基本药物招标制度顽疾 [2011-11-21]
·基药超低价中标纠偏 为高端药外资药放行 [2011-11-04]
·基本药物招标的外资身影:以降价换取“入场券” [2011-11-01]
·基药招标: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 [2011-09-29]
·福建“两票制” 或推至全国 [2011-09-14]
·基药招标屡创新低 广东模式持续修改 [2011-09-01]
·低价招标争议:基本药物成药企“心腹之患” [2011-08-24]
·仅7省完成新一轮招标 基药制度纠结前行 [2011-08-1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