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建群教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精心准备了关于上海市传统中成药市场调查的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关注传统市售沪产老牌优质传统中成药愈来愈少的现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海市雷允上药业拥有将近400个药品批文,但是目前常年连续生产的只有50个,拥有的国家基本药物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消炎利胆片等价廉物美的药品如今已经停产退市。在药品20多轮降价下,一些高价药的价格下调确实使病人得到了实惠,但是一些价格定于上世纪80年代的药品,却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中不得不退出了市场。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建群教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精心准备了关于上海市传统中成药市场调查的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关注传统市售沪产老牌优质传统中成药愈来愈少的现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原材料涨价,招标价下调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谢建群教授分析称,这些中成药退市的重要原因,是逐年上升的原材料价格和逐年下降的过低招标定价。中成药作为特殊商品由国家进行严格的价格管控。当中药材全面涨价时,中药饮片、中成药制造业的成本无法在下游纾解。近年来,药品连续实现了20多轮降价,包括八九十年代制定的药品价格也未能幸免。上海的情况更加突出。上海对中药饮片、中成药零售价都需经政府部门的审批、公告,方能获得价格调整,几乎所有产品均实施政府管理。北京、广州、浙江等省市却对部分品种实施市场化管理。在以上管理模式差异的影响下,上海市场的中药饮片价格一般都低于上述省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高标准产品难抵降价潮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严重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和成药价格的下降使得不少药厂在控制成本上花费心思。”谢建群教授称,“上海的制药企业历来以中药饮片投料,这与用原药材投料有极大的成本差异。向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采购投料饮片,比用原料投料成本至少高出40%。”而上海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历来在全国名列前位,上海企业采购进来的中药材全项检测一次合格率仅为52%。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上海的中成药企业产品退市已是必然。而且,近年来上海药材、饮片企业检测费用也逐年上升,成本进一步增加。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优质中成药
【2012-01-12】【作者:袁松禄】【来源:文汇报】【阅读量:1079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资金短缺绿色壁垒层出 中药国际化险阻重重 [2014-06-27] |
· | 中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2014-06-04] |
· | 中成药“花大力出国门”值不值? [2014-02-27] |
· |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下) [2014-01-22] |
· |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上) [2014-01-14] |
· |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2013-12-20] |
· | 内外交困的中成药 国内降价海外市场遭封杀 [2013-12-10] |
· | 我国中成药出口只占世界份额5% 标准偏低 [2013-11-26] |
· | 中成药:深挖药店潜能 [2013-10-28] |
· |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或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
· | 中成药:延续辉煌需跨两道坎 [2013-06-24] |
· | 中成药评价征途方始 [2013-06-20] |
· |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 |
· | 中成药:政策造就繁荣 [2013-02-26] |
· |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2013-01-25] |
· |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
· | 双重压力考验中成药行业 新药或成企业利润来源 [2011-05-31] |
· | 发改委第27轮降价 品牌中成药陷“四面围城” [2011-04-15] |
· | 原料成本上升药价下调 广东中成药或将无利可图 [2011-04-06]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