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为买药人改革药品零售终端流通体制

【2011-12-15】【作者:史万奎】【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483】【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市场机制如果抑制竞争,就没有良性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改善服务效率的内在动力。公立医院医药采购供应模式的变革如果沿着遏止竞争的方向发展,到头来只能是空中阁、水中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房外包封闭供应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立医院医药招投标模式在耗费了大量脑细胞后,药房托管的尝试有演变成公权主导下的医药流通模式之嫌疑。公立医院药品招投标虽然有时候会受权力的干扰,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情况时常存在,但是,由于品种分散和品规多元,竞争机会还是能对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一方势力将当地公立医院药房托管给某些个别的医药商业公司,产品供应将成为一个从厂家到托管企业到药房封闭的链条,其控制权将完全掌握在托管商业公司手中,昔日医院药局一手遮天的局面等于转移到医药托管公司,新的垄断造成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弊端就有了新的基础,从处方到订单,腐败和权力滥用也有了新的温床。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院药房的外包就是封闭供应链的另一种说法。这样的案例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如某大型连锁将药房和某医院药房合并。此前,该医院药房从6家医药商业公司采购产品,如今,只一家连锁公司在这家医院卖着所需要的全部商品,另5家医药公司便失去了该医院的全部生意。好在目前医院将自家药房托管给商业公司的,多数是因为医院资金吃紧,不得已采取的措施,还没有引起落标医药商业的激烈反应。如果是合作基础良好的医院,因为药房被托管了,而使各竞争对手失去了机会,估计会有落榜者要找地儿讨说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就算没有人去讨说法,失去医院药品供应资格的企业,将可能在失血中大量消亡,这从理论上可能符合当前改革的目标方向。问题是,一旦这样的现象出现,则意味着承揽托管业务的医药公司营业规模快速膨胀,其垄断地位将更加优越,上游对厂家供应、下游对医院用药的控制能力将快速增强。到时候,对于这样一个“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商业机构,是期望道德的力量,使其改善服务、降低成本,还是靠行政干预?道德的力量显然靠不住,行政干预靠谁去干预?当公共利益和干预执行者没有直接关系,而另一种利益又对权力的砝码形成诱惑时,托管企业和干预者不走到一条线上也是很难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厘清买方卖方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政府和托管药房的公司共同负责药品招投标不是一个好法子。历史上,某个药品招投标公司和政府共同负责招投标的尝试施行了几年,已经证明存在猫腻儿而放弃了。指望药房托管公司在采购中实现社会所期望的效果,不是梦想,就是由头,不管露出来的部分多么鲜艳,下面的注定是腐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