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各地基药首轮招标完成 相关制度进入调整阶段

【2011-12-05】【作者: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03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从2009到2011年,各地基药首轮招标陆续完成,基药制度也从政策导入阶段进入政策调整阶段。在第6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开幕前夕,不少医药工商界人士已开始借用参会之机频频碰头,“基药”、“招标”等依然是大家关注的主题词。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调整预期增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明年将是总结医改政策落实情况的一年,可能会有一系列政策出来,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扩版、国家发改委制定统一定价品种目录等。基药招标模式也可能会有调整。”一位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目前看到的情况,行业政策正趋理性,在向好的方向调整。”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在广药集团“2011年工商合作战略高峰论坛”上坦言,尽管今年医药行业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变化较大,但对大型医药集团来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正如市场营销人士所分析的,在政策调整存有预期的情况下,医药工业企业正逐步接受并开始应对基本药物制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参与基本药物招标使我们的产品迅速上量,但由于多地都采用安徽模式,因此产品利润有所下降。”一位握有22个基本药物产品的工业企业高管如是说。据其介绍,该企业对拳头产品各剂型、规格进行重新定位,梳理企业的基本药物批文,丰富基本药物的剂型和规格,销量平均增长达到30%。“拥有独家规格的两个品种在众多省份实现有效中标,可操作空间大。因此两个品规中标后销量迅猛增长,但另一个产品因同类厂家的激烈竞投,中标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该品种销售利润大幅下降。今年可以说喜忧参半。”上述高管如是总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补偿到位,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还是存在放量机会的。”申银万国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鶄指出,一个成熟产品销量大幅增长,要么是增加了新的适应症,要么是销往新的市场或纳入新的医保人群。而基本药物独家品种集中了成熟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的后两个条件——销售区域和医保覆盖人群大幅扩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基药招标推广如何不走样 [2013-03-05]
·招标论价思路再考量 [2012-04-27]
·基药将覆盖至县级医院 招标慎用低价药 [2012-02-22]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大 [2012-02-01]
·非基药招标价格将面临挑战 双信封制度或更普及 [2012-01-29]
·药品利润高达6500% 河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议倒招标 [2012-01-12]
·翻版安徽模式 北京基药招标以降为主 [2012-01-12]
·未入电子监管平台药企 基药招标一票否决 [2011-12-27]
·基药招标“双信封”制或被取代 [2011-12-07]
·安徽基层年购药14.17亿 均价下降过半 [2011-12-05]
·药品低于成本价中标是违法 必须有惩罚手段 [2011-11-30]
·基药屡屡断供背后暴露基本药物招标制度顽疾 [2011-11-21]
·基药超低价中标纠偏 为高端药外资药放行 [2011-11-04]
·基本药物招标的外资身影:以降价换取“入场券” [2011-11-01]
·基药招标: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 [2011-09-29]
·福建“两票制” 或推至全国 [2011-09-14]
·基药招标屡创新低 广东模式持续修改 [2011-09-01]
·低价招标争议:基本药物成药企“心腹之患” [2011-08-24]
·仅7省完成新一轮招标 基药制度纠结前行 [2011-08-1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