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知名企业医药代表爆料:药品暴利谁拿走的最多

【2011-11-30】【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阅读量:1050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在中国,药价虚高早已不是秘密,但高到什么程度,并非人人清楚。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一期节目将这一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一支出厂价仅8分钱的注射液,到了大医院竟卖到7.39元,价格增长了9137%!中国药店:www.ydzz.com

  巨大的价格差异让消费者为之震惊,也促生了很多疑问:药价是怎么定的?药价疯狂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进医院有几个环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要想了解这么高的利润都流向了哪里,必须先弄清楚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都经过了哪些环节。在一家知名药企当了4年医药代表的杨先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药品在出厂后通常要经过代理商才能进入医院。一级代理商可直接从厂家提货,配发给二、三级代理商,再由其为医院供货,这中间可能要经过3―4个环节,各级代理商都会层层加码,但最终,一级和二级代理商的利润平均不超过20%。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从药厂出去后,最花钱的地方是从代理商到医院,从医院到患者这两个环节。中间可能产生的费用有招标、药品进医院需要打通的关系、医生的回扣、医药代表的提成以及医院的回扣。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水分”出在哪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院药品的零售价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最高零售价”和“省级中标价”。药品出厂后,厂家要先核算药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如原材料、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制造费用,以及中间费用,比如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广告费等。成本算出后,厂家报到国家发改委物价司或各地物价部门,由其根据申报成本及市场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最高零售价”。然后,由各省的卫生厅主持招标,产生一个“省级中标价”,在“中标价”的基础上顺加15%,形成“医院零售价”。这15%的加成,就是留给医院的利润。不管是中标价,还是医院零售价,都不得高于物价部门确定的“最高零售价”,这也是“最高零售价”存在的意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反思高州医院回扣门:治回扣需从源头抓起 [2013-01-16]
·取消药品差价率管制是当务之急 [2013-01-15]
·逼药商返点或让医改半途而废 [2012-12-21]
·药商返点 医药分开走样 [2012-12-20]
·药品“暗扣”转“明扣”? [2012-12-19]
·抑制药品回扣重在降低招标价 [2012-12-07]
·支付方式改革促回扣从暗走明 [2012-12-04]
·“倒追法”破解药价暗扣 [2012-11-16]
·“暗扣”变“明扣”非流通改革方向 [2012-10-23]
·药品回扣“弃暗投明”有悖法规 [2012-10-11]
·医药代表糖衣炮弹攻陷医生专家 药品招标价猛升 [2012-06-24]
·老医生揭医药回扣潜规则:就算你不搞别人也会搞 [2012-06-08]
·锁定流通环节加价 药品“回扣”将无处藏身? [2012-02-15]
·医药代表称百元抗生素25-30元给医生 [2011-11-23]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