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不妨试行专营专卖
【2011-10-10】【作者:虞国庆】【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7645】【大 中 小】【打印】
全国各地的基药招投标相继开标。大多数省份采用了安徽模式的双信封制或在安徽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当然也有像上海那样按照本地区实际情况推行的上海模式。无论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还是各级医疗机构,在基药招标中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在各地的中标和配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因中标价偏低,操作空间小,经销商不愿意配送而造成流标。生产企业叫苦不迭,配送企业无可奈何。生产企业为了获取竞标的成功,开源节流,降低生产成本,几乎挤掉了所有的水分,以超常规的低价参与品种的竞标。已开标的好几个省份,好多品种的中标价不仅远远低于去年的基药中标价,而且比现行的市场价还低了许多。虽说还有部分品种的中标价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但接下来是,中标企业与取得配送资格的商业公司开始双向选择的谈判,在确认多少个配送点的问题上进行着讨价还价。目前的配送商并不享受政府医改政策的补贴,最终会出现利润高的中标品种大家拼了命地去抢,而毛利点低的中标品种无人问津。国家对基药价格的政策是质优价低,以后中标的品种将会维持在一个低毛利的水平上。这是一种大的趋势,生产企业也会花大力气去适应这种大气候。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就怕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生产企业辛辛苦苦历经拼搏的中标品种,本想借销售的大幅增长来弥补生产成本,但众多经销商因返点低而不愿配送,自己又没有广泛的全省网络,即使再好的品种,也变成死标、废标,极大地挫伤生产企业的投标积极性。那样可就违背了降低药价服务百姓的宗旨,也阻碍了医改政策的顺利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推行的是“一品二规一产地”的运作体系,其品种、规格、产地和价格都已通过统一招标而确定。试问,为何就不能在全国或全省实行基药品种的专营专卖管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具体来说,就是统一品种和规格、统一价格和产地;大品种定点生产,小品种专业化生产。按实际需求量来确定各品种的生产计划,由各省统一管理和协调。各地级市选择一两家有实力、有网络、有专业化营销队伍的医药公司作为配送商,划地区统一配送。不管是高毛利还是低毛利的中标品种,实行打包配送以平衡综合毛利,这样也不至于无利可图。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每一年或两年来综合评估配送服务和管理是否到位,优胜劣汰。对实力不济、违规操作、服务欠佳的配送商,坚决淘汰,再由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公司补入。对于那种挂羊头卖狗肉、没有自身网络仅靠政府背景的经销商,一律不予入围,因为这类公司的进入只会破坏配送的游戏规则,实际上这类公司采用的是入围中标再转包坐享分成的方式,而使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无法进入配送的行列。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认为,只有实行基药品种专营专卖,才能真正有效地确保中标的基药品种顺利配送,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有计划地实行基药品种专营专卖,合理地将所有中标品种实行打包配送,是防止基药配送无序竞争的强有力措施,确保所有中标企业的既得利益,也能促使取得配送资格的医药公司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自己的操作流程,完善自己的网络,培养自己的队伍,最主要的是树立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观念。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