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潜规则合围低价药 如何预防药品“降价死”?

【2011-08-08】【作者:粟海】【来源:云南信息报】【阅读量:8012】【 】【打印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从今年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均降幅为14%。(8月6日《人民日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降价对患者及家属而言是个喜讯,不过有人担心药品降价昙花一现,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为什么会这样?经验告诉百姓,药品一降价就“死”,再也买不到降价药。为什么?因为降价后,药品利润少,医生没回扣,也不愿用,医生不用,医院不敢要,药商不愿销售,也没地方销。潜规则合围低价药,低价药没有生存空间,倒逼药厂停止生产降价药,换个马甲,仍卖高价。如何预防“降价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一,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要有自己的特殊管理办法。发改委应会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对同类药品制定一个上限价格,严禁突破上限。同类药品不管它叫什么名字、换什么马甲,都限定一个最高价。如果不这样,药品降价,成了一种鼠猫游戏,患者得不到实惠,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二,严厉打击马甲药和换马甲行为。没有新的处方和配方,没有开发出新的作用和功效,仅仅换个名字,为什么同意其申请注册?新药审批部门一定要严把关口,杜绝马甲药申请注册。监管部门要看紧和看好新药审批部门的权力,防止其为“马甲药”放关、送关。要杀一儆百,严肃查处,还要问责相关领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看好医院和医生,严厉打击拒绝开降价药而用“马甲药”的医生,积极查处举报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还要建立对医生、领导的问责机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此三招,不能让药品走出“降价死”怪圈,也不能让患者和得到实惠。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现在的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2014-03-11]
·如何走出药品“降价死”的怪圈? [2014-03-06]
·药品终端销价流通成本占六成 [2013-08-07]
·解决药品降价死 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 [2013-01-17]
·后“限价令”时代该如何降药价? [2012-05-09]
·药品“限价令”缘何成了“淘汰令” [2012-05-09]
·发改委限价令遭规避 限价药“变脸”后高价销售 [2012-05-08]
·发改委下调药品价格 消化药降价有待“消化” [2012-04-10]
·53种消化系统类药品将下调价格 市场反应冷淡 [2012-04-05]
·业内称发改委调降53种药价实际效果有限 [2012-04-05]
·医保药品迎来新一轮调价风 或引入市场化思路 [2012-03-07]
·降价令刚下药已消失 是"真死"还是变脸"复活" [2011-09-07]
·药品“降价死” 销售员经销商制药厂各有说法 [2011-09-06]
·药品28次降价隔山难打牛 医药企业不痛不痒 [2011-09-05]
·发改委再降药价 近三十轮降价令药还是贵 [2011-08-11]
·药品降价将常态化 四类药品或成下次调价目标 [2011-08-11]
·基本药物制度四问:药品“价廉物美”了吗?药品够用吗? [2011-07-1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