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2015版药典中药标准制定须引入新思维

【2011-07-26】【作者:宋民宪】【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74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近日,国家药典委相关负责人在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相关论坛上谈到中药标准时表示:药典已不是单纯的标准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药典集中体现了我国医药发展史,体现了药品监管政策状况,体现了药品标准和质量控制的水平。因此,发展药典文化,规范标准语言,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是中国药典的重要使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完全实现这些愿望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过程,但是这些原则都会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体现。笔者以为,要实现上述原则,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1.中医药理论如何体现对中成药的指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理论常用于解释中药定义,是一种习惯表达方式,但对“中医药理论指导”的进一步解释,使得中药概念愈加抽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用一句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解释是可以表达得很清楚的——中医药的用药原则和经验记载,凡是突破这个范围的,应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改变的依据和合理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六味地黄方系列为例,原方出于《小儿药证直诀》,方中含有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加炼蜜为丸,每次服药材剂量(炼蜜按照常规加入量以1:1计算)约9g,每日服药材剂量9~13.5g。而现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六味地黄方制剂有10余种,日服剂量(药材)分别是2.28g、8.83g、9g、10g和18g;不能计算、处方剂量未公布的有7种情况。在能够计算出每日服药剂量的5种情况中,也有3种情况不在六味地黄丸古方剂量记载范围,如果有证据证明某一个剂量是合理的,则应该对其余剂量进行统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六味地黄丸原方是全部药材打粉加入炼蜜制丸,而六味地黄方的制剂有全部药材打粉、全部药材提取、部分药材提取、部分药材蒸馏挥发油、部分药材温浸等多种加工方式,这些变化难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改变的合理性。如果能够证明其合理性,则应该进行工艺的统一,达到药典委的修订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同品种多个标准并存、不统一和过多过滥的问题,维护系列同品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均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查六味地黄方的临床报道,如以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治疗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口服液联合血府逐淤胶囊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有待验证的是,六味地黄所有制剂都有这些功效还是特定剂型才有?另外,此类适应症是否属于中医药著作中有关六味地黄方的记载也有待考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