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双信封”制度修正中 商务标需增加成本底线

【2011-06-24】【作者: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078】【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将满3年,已经覆盖80%以上的地区,但如何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孙志刚谈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时,特意强调要完善中药的招标采购办法:完善中药质量评价及监管体系、防范企业恶性低价竞争、对专利保护期内的中药加强扶持、对基药招标的最高指导价及时调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面对低于生产成本的药物依然中标的现实,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质量标准亟待制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安徽省中标的863个品规来分析,单价1元以下的占20.9%,5元以下的占66.9%,10元以下的占82%。如此高比例的低价药品,可能导致为数不少的品种出现价格和成本背离的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人士认为,在“双信封”招标中,设立成本门槛成为保证基本药物质量的必要措施,中标价格不低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说是企业的底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基本药物‘双信封’招标中确实应该引入成本因素,因为‘双信封’中的技术标,企业很容易达到,如果仅仅根据商务标中药品价格的高低来决定药品的去留,将使企业为了低价竞标而忽略药品本身的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商务标需增加成本底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基本药物招标亟待统一标准,解决各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标准差异过大的问题。由于不同省份的基本药物评价标准差异较大,使“双信封”的质量标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甚至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郭凡礼指出:“保质保量的生产成本在招标中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单纯从企业资质、企业是否通过GMP认证等方面进行考量,并不足以说明企业可以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指出:“现在普药的成本都很透明,基本上都可以计算出来,如果按照GMP要求去生产,出厂价格很难有特别的差异。”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记者了解,发改委在进行药品定价的时候,都针对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了成本审核,只要不是独家品种,都可以计算出一般的社会成本。如果企业成本比一般社会成本低很多,其产品质量就值得考量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郭凡礼建议:“考核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如药品原材料的成本、当地劳动力的成本、设备的损耗、药品的包装等。而在成本核算完毕后,还应该给药品生产企业加上部分合理的利润,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建立成本底线之后,就要使之成为企业能否进入价格标的指标,不符合的企业就无法进入第二阶段。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成本核定依然困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我国的药品价格管制基础是成本定价,但是成本核定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对药品价格的发现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药品销售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在市场交易、招标采购、会计审查过程中发现其真实的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