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崔昕,《医药经理人》杂志首席记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主要观点] 最低价中标的模式不是扶优扶强,而是扶小扶劣,不是鼓励企业创优创新、转型升级,反而为生产“合格”的假劣药品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与"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政策预期和要求相背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省某普药生产企业的老总最近正经历着悲喜两重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为招标价格太低,该公司今年在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放弃了竞标,而且不得不停止生产每年有几百万元销售额的板蓝根颗粒。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以那个中标价格生产我们只能造假药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来,这位总经理还在心痛这部分失去的市场份额,没想到,堤内损失堤外补,该公司在上海中标的某个基药品种的销量却出人意料地在节节攀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前这个品种我们在上海没怎么做,因为当初代理商跟我们要医院开发费用。”不过中标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一些代理商包括企业自己的业务人员都开始抢着去做这个产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代理商直接打了30万保证金过来,原来赊销也不愿代理如今变为现款拿货。我们跟上海的代理一年就签了2000万元的协议。”这位老总不无惊喜地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仅如此,一些尚未开始招标的省市代理公司也主动找上门来,直接拿出5万元的押金,要求协助企业在基药招标中标,以便日后在该省独家代理这个品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滞销品变得畅销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品种同剂型的竞品不多,有批准文号的厂家实际在生产的没几家。巢湖这家企业的在上海的中标价为17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吴清功在安徽调研时也发现,高价中标的基药销量的确在大幅提升。比如中标价为17.10元的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每个县用量都30万—50万元/月。而与之相反,低价中标的基药,由于生产企业不愿生产,出现断供。为了避免因断供上招标办的黑名单,这些企业还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告诉他们不要点击(采购)他们的药品。这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采购药品时,要先与配送企业联系,确认有药品才下单。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调查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调查的一组数据显示,“买高不买低”已经普遍存在。在安徽省865个中标品规中,采购额前100位的品规占总采购额的66%以上,其中独家药品和单价10元以上的品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比如归脾丸中标价2元,实际采购额仅0.3万元,仅完成参考采购量的0.3%;而归脾合剂中标价20.01元,实际采购额158万元,其采购额高出丸剂527倍,完成年采购量17.69倍。利巴韦林片中标价0.18元,实际采购额0.2万元,只完成参考量8%;利巴韦林颗粒中标价为4.76元,实际采购额为35.3万元,其采购额高出片剂176倍,完成采购量的79%。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品牌药遭遇滑铁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为药房只提供中标的基本药物,有时候病人点名要某企业的品牌药,只能让他们去镇上的药店买,回来我再告诉他们用法用量。这其实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也让患者感觉不方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临近12点,在给最后一位老患者的药盒上认真地写清楚用法用量之后,忙活了一个早上的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施德平,终于得以边填就诊记录边和《医药经理人》聊起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上午,诺大个卫生院里就只有施医生一个人值班,进进出出的患者络绎不绝,从1岁多的儿童到73岁的老人。“今天算好的,如果再来个外伤之类的(患者),那就更忙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又没有家属陪伴,我必须把用法用量给他们写在药盒上”。施指着厚厚的病历本说:“今天看了35个(病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100个。现在明显比过去看的病人多了,而且还要做健康档案,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很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模式”乃养痈成患
【2011-06-16】【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574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招标市场化仅是导向 [2013-03-21] |
· | 回首三年新医改:安徽模式开拓了医改思路 [2012-08-10] |
· | 三问安徽模式 [2012-04-27] |
· | 安徽构建规范性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 [2012-04-27] |
· | 安徽模式继续改良 基药招标拟统一价 [2012-04-26] |
· | 谋划大医院药品招标改革:安徽模式酝酿新政 [2012-04-24] |
· |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
· | 安徽模式自我调整:基药政策求变 [2012-02-22] |
· | “安徽模式”再引基层医改意见交锋 [2012-02-20] |
· | 专家称安徽模式让药价降了患者负担轻了 [2011-12-31] |
· | 安徽医改路径设置被指“小马拉大车” [2011-12-30] |
· | 安徽模式零差价困局 难调动医生积极性 [2011-12-27] |
· | 皖模式被指导致"药价虚低" 廉价药看得见吃不着 [2011-10-24] |
· | 不单纯追求药价下降:安徽基层医改再上路 [2011-09-02] |
· | 安徽“双信封”模式广泛复制 医药行业利润下滑 [2011-08-09] |
· | 媒体称安徽“双信封”模式切断以药养医利益链 [2011-07-25] |
· | 安徽模式低价中标致采购不足 或不可持续 [2011-06-23] |
· | 基本药物“安徽模式”深度跟踪分析 [2011-06-20] |
· | 安徽基本药物制度陷困局 “量价结合”落空 [2011-06-1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