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缝隙”和监管不力,以及机制不完善,给了企业多种回旋空间,“变脸药”、“特权药”不断出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3月份的“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谈起药品招标采购,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的愤懑之情,与上一年几无二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各省药品招标过程中“唯低价是取”,导致企业恶性竞争,“大企业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倒是小企业以低于成本价中标。”李振江说,他“压力很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愤懑的全国人大代表还有孙耀志、李大鹏、徐镜人⋯⋯以及四川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等全国政协委员。李大鹏说:“做药就像做‘白面’一样既要小心,又很吃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反观医疗界,尽管这些年舆论将“看病贵”的根源指向“以药养医的机制”,但医疗界却似乎异常委屈,且愤愤不平。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涉及药品的多个环节都发现过价格违法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2月23日发布的《2010年价格监督检查情况统计分析》显示,在2010年查处的价格违法案件里,医药价格违法案件居首位,占比超3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那么,究竟谁才是药价扭曲背后的推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是厂家、中间环节,还是“以药养医”中国药店:www.ydzz.com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的通知》。对药价实实在在的大检查,必将深入触及背后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药品的利益分成,曾广为流传着一个比例:按照占批发价的比例,一般药品的出厂价占20%、国家税收占13%、挂靠医药公司的配送费占5%~8%、代理经销商利润占10%~20%、医药代表利润占10%~20%、医院顺延加价15%。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媒体试图根据上述比例解读药品利益纠结的源头,后来却被众多企业代表和学者批评为解读肤浅偏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望东方周刊》说:“生产企业很委屈。2010年,国内制药企业的含税利润只有10.5%,而跨国制药企业息税后利润在25%~30%。”从这条利益链上看,药品生产企业获益并不丰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观点则将药价虚高的根源归结为“过多的中间环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早在2006年前后,作为主要中间环节的医药商业企业就开始疾呼进入“微利时代”,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1%,这个充分市场化的领域不存在暴利。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今,本刊记者还能在一些研讨会上听到熟悉的质问:“让监管部门一味地压缩中间环节试试,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中国药店:www.ydzz.com
那么,药价虚高扭曲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药价虚高”的矛头不断略有变换,但有一个矛头一直没变——“以药养医”的机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致的逻辑是:由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患者与医生形成了主体和代理人的关系,由于高价药加成后获利空间大,激发医疗机构对高价药的偏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也乐于迎合,于是价格越高的药品在医院越好卖。药品采购和销售上的双向垄断,使得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左右了药品市场的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矛头也指向了“拿回扣的医务人员”。有人爆料医生的回扣占零售价的20%~40%。多年来媒体曝光的医生拿回扣案例一次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国药价虚高虚低同时存在 监管不力成幕后推手
【2011-05-16】【作者:刘武】【来源:瞭望东方周刊】【阅读量:11487】【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药价虚高原因不在管理 [2012-06-19] |
· | 委员揭底药价虚高因素 批监管不力药品规格混乱 [2012-03-08] |
· | 代表曝药价为何贵:新药“入院”要交“四费” [2012-01-19] |
· | 行业人士曝药品出厂被倒手数次致药价虚高 [2012-01-05] |
· | 药价虚高背后:药厂着重政府公关忽视创新药品 [2011-05-16] |
· | 出厂价3元药卖到29元 业内称层层加价推高药价 [2011-04-18]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