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医改两周年药企叫苦不迭 中药独家也难逃降价

【2011-03-24】【作者:封欣】【来源:东方早报】【阅读量:10255】【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两年来,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对药品价格的变革,引起了医药行业不小的争议,药企认为超低价药品扭曲了市场价格体系,基层医疗机构也面临补偿不足的窘境。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自2009年3月医药卫体制改革启动,两年时间已经过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两年来,基本药物制度触碰到的药品价格神经,引起了医药行业不小的争议。在基层医疗机构担心补偿不够的同时,制药企业面对新的利益格局不断叫苦。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模式之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令相关利益方叫苦不迭的关键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一纸文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根据该安排,2011年中国将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谓零差率销售,是指按药品招标价销售,不再按以往惯例加价15%。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路径非常明确,就是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安徽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谓安徽模式,其主要特色便在于以“双信封”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进行基本药物招标。具体而言,“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以及GMP(GSP)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药品质量抽验抽查情况、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合格的企业再经过“商务标书”评审,最终由价格最低者中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安徽省卫生厅药品招标采购中心2011年2月公布的数据,实施“双信封”制后,安徽省在基本药物省级统一招标采购中,平均采购价低于国家指导价52.8%。中国药店:www.ydzz.com

  3月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孙志刚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去年年底之前,孙志刚的职务还是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安徽模式”就是他主抓的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孙志刚担任医改办主任就已经传达了‘安徽模式’将全国推广的信号。”一位医药行业的分析师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便下发了《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信封制”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对“双信封”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质疑者的主要理由是,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能满足“经济技术标书”要求,最终只由“价格最低”因素决定。因此,最终中标者多为中小药企,大型药企中标者寥寥无几。对此,不少制药企业认为,招标产生的超低价药品,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体系,恐怕会带来药品质量的降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就此提交了《关于吁请调整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办法的紧急建议》,他建议调整药物招标采购模式,摒弃“价低者得”的方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刘革新以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投标为例指出,5克装袋板蓝根颗粒为0.12元/袋,60片装糖衣复方丹参片仅0.95元/瓶,而国内主流优势企业同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分别为0.53元/袋和5.6元/瓶,价差分别是4.4倍和5.89倍。“这些产品的中标价格已经明显低于原料、辅料、包装的合计成本。”刘革新担心,一些企业或许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换取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安徽模式’存有争议,但其推广力度不会弱化”。上述医药行业的分析师认为,安徽医改模式向全国推广已经是很明确的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分析称新一轮药品降价对医药公司影响有限 [2013-01-11]
·400余种药将降价 化学药品将降无可降 [2013-01-10]
·发改委将保证药企利润 解决药品"降价死"怪状 [2013-01-09]
·发改委明年或下调中药价格 [2012-10-29]
·发改委再调药品价格 或为大病医保铺路 [2012-09-20]
·药价调控剑指外企 将告别"超国民待遇"? [2012-09-19]
·发改委再降药价 高价抗肿瘤药首当其冲 [2012-09-19]
·药品价格越便宜越好?超低价中标潜伏安全隐患 [2011-08-09]
·价格管制不能包医百病 [2011-04-07]
·药品减负的实惠要实在 [2011-04-06]
·药价屡降患者无感觉 过度医疗抵消降价空间 [2011-03-30]
·162种药品平均降价21% 市民担心廉价药停产 [2011-03-29]
·药品降价并非一降就死 应有更大作为 [2011-03-29]
·第27次药物降价能否跳出“降价死”怪圈 [2011-03-29]
·药品降价令再“出鞘” 业界质疑或治标难治本 [2011-03-24]
·打破药品价格“空降”怪圈 还需加快医药分开 [2011-03-21]
·27次药品降价或治标不治本 需从体制下手 [2011-03-16]
·药价降27次看病却依然贵 药品遭遇“降价死”? [2011-03-09]
·药品N次降价不如一次医药分家 不破体制不根治 [2011-03-09]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