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解析医药保健品市场三条出路

【2011-02-09】【来源:医药网】【阅读量:1209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跳出策划的角度,我与这位行业前辈推心置腑的谈了很久。首先,需求决定市场,理论上说只要有人生病,医药保健品就永远有市场。随着环境和生活压力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可以说医保行业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中国药店:www.ydzz.com

  那么,为什么市场大了,企业还赚不到钱呢?肯定是运营模式出了问题。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市场上仍有很多医保企业操作的项目在赚钱,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效果支撑,走品牌路线的产品;二是随机应变,迎合市场需要的功能性产品、投机项目;三是走大保健路线,瓶瓶罐罐的鱼油、蜂胶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自然的法则永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市场环境变了,消费者心理变了,企业运营模式和老板的“脑筋”一定得变,不变就会被淘汰出局。怎么变、怎么转型?笔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医药保健品企业转型不用盲目创新,依据市场上赚钱的产品、项目,大致有三条光明大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找一个支柱型产品,做品牌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经,中央电视台的口号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005年突然改为了“相信品牌的力量”,比起前者,后者得到了更多企业家和普通百姓的认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品牌”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究竟有什么魔力?几十年前国外的营销专家已有详尽的研究,它是唯一一个解决消费者信任度的“不二法宝”。医药保健品最需要的是什么?信任度,被蒙派手法疯狂蹂躏的医药保健品市场,几乎没有一丝信任度,更不要说美誉度。一位狠心离开医保行业的老师曾说“整个行业具有欺骗性,已经没有意义做下去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值得庆幸的是,医保行业的一些领军人物和地方经销商,已经幡然醒悟,砍掉了枝枝蔓蔓,一心做起了品牌。其中就有内蒙古鸿茅实业的鲍洪升、山西中远威药业的钟志孟,他们旗下的产品,已经先人一步做起了品牌。鸿茅药酒请了陈宝国做代言,广告风格透着平实、大气,“百年鸿茅、福寿百年”唱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又发现,消失了近十年的鸿茅药酒,又一度热销起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中远威的溶栓胶囊、葡立胶囊似乎一直在走品牌路线,中央电视台采访、大型救助活动、公益赠药,钟志孟董事长做事业的眼光和雄心比一般企业家要远大,所以中远威虽然偏居山西太谷,却早已在香港上市。而笔者的“老东家”山西荣华集团,也砍掉了盈利率低的杂牌保健品业务,专心做婷美保健内衣,使企业保持长、稳发展。在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转型期,“扔芝麻、保西瓜”无疑是大型企业、大经销商的明智之选,哪么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和经销商怎么办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