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华润医疗再发声明打假

【2025-07-12】【来源:人民日报】【阅读量:376】【 】【打印



  7月11日,华润医疗发文称,近期发现一家名为“正华(香港)康养股份有限公司”冒用华润医疗及其子公司名义进行媒体发布,特此发布《关于正华康养公司冒用我公司名义从事不法活动的严正声明》。中国药店:www.ydzz.com

  7月11日,华润医疗发布《关于正华康养公司冒用我公司名义从事不法活动的严正声明》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已经不是华润系第一次发声明打假。2023年,华润医疗也曾就“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章等方式冒用集团或子公司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发布严正声明。同样深受品牌冒用困扰的还有国药集团。自去年5月以来,国药集团持续“打假”,直指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国药集团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虽然都是国产品牌造假,手段却不尽相同。像华润医疗此次打击的冒名顶替,是造假者直接冒用国企及其下属公司的品牌进行相关活动;而国药集团由于企业范围广、链条长,“子公司”“孙公司”品牌混杂,因此造成的品牌混淆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品牌冒用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2021~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曾先后公布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总计823家企业,其中不乏山东国健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城康华(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医药领域公司。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认为,此类国企品牌冒用屡屡发生,造假者钻的就是企业品牌管理以及法律监管的漏洞。“一方面,国企规模庞大,母子公司、参股企业品牌众多,组织架构复杂,导致品牌管理存在漏洞,给造假者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目前对造假行为的处罚较轻,刑事追责较少,主要是罚款和撤销登记,而企业更换地址后便可继续造假,难以追踪。”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勇认为,消费者难以区分老字号和假冒品牌,被骗概率大,特别是保健品和药品等直接关于消费者健康的品类;对于企业来说,假冒品牌也会导致公司声誉和市场利益受到直接损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2022年4~7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专门开展打击假冒国企专项行动,并印发《打击假冒国企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省国资委、各市国资委负责组织开展假冒国企问题排查,搜集并移交违法犯罪线索,研究建立防范假冒国企长效机制。2024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上线了假冒国企举报平台,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对假冒国企问题线索进行举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勇还建议,未来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刑事追责和行政处罚力度,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可以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对其形成有效震慑。行政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也可建立常态协作机制,并通过数据赋能,打造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共享侵权线索和执法数据,提升追责效率。而从企业角度来说,也可通过全类别商标注册、动态监管和合同约束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共同打击品牌造假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江苏大楚律师事务所刘录律师也建议,企业在进行品牌保护时,可通过加强技术防伪措施,最大限度防止被模仿。另外,如发现名牌被假冒,应当及时收集、固定证据,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进行举报、控告处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