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医疗器械监管新规6月实施 事前监管转为过程监管

【2014-06-04】【来源:中国青年报】【阅读量:74873】【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
  从6月1日起,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14年来我国首次对医疗器械监管条例进行修订。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的监管以及市场运行进入新阶段。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开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万多家,2013年统计产值超过2000亿元。从压舌板到心脏支架、CT检测仪,医疗器械已经是一个门类庞杂、企业众多、产业价值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提出了挑战,原有的条例在业界颇受诟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今年3月初开始,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已经开展。先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修订新的监管条例,紧接着该部门又大张旗鼓地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活动,再之后是医疗器械万里行,以及《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新修订的条例,一度有人质疑监管是否在放松。但实际上,这是监管思路的变化,医疗器械的监管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重过程监管。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变化体现在从生产、经营到上市后监测、惩处各个环节。比如生产企业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自查报告;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要查验它的供货资质以及产品证明文件,并做好记录;增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注册医疗器械的再评价制度、医疗器械的召回制度;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经营的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20倍的罚款。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产是生产,注册是注册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比2000年制定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此次修订的新条例中,最让行业内关注的是许可与注册的关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照2000年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这种注册制度是按照企业所生产的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进行划分的。简单地说,风险最低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由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产品生产注册证书,风险最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则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产品生产注册证书。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企业如何获得生产注册证书?2000年版的条例给出了一个前置条件:生产许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类医疗器械由于风险低,其生产企业只需要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则需要先获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没有许可证,企业就无法获得产品生产注册证。”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处正处级专员林森勇告诉记者,这样的制度设计把很多企业困住了。要获得生产许可就意味着企业要建厂房、生产线、要满足生产的各种标准,这是既要花钱又要花时间的工程。要完成生产许可,基本上三四年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即使产品生产出来,往往市场都已经变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林森勇告诉记者,在旧条例管制下,上海一度有7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空转多年,拿不到生产许可证,产品无法获得注册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情况不仅在上海出现,在全国都是普遍现象。北京天智航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送根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公司在成立后5年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拿到生产许可证,等到开始形成销售,已经过去了7年。中国药店:www.ydzz.com

  “5年拿到生产许可证是正常速度,对很多初创期的企业来说,要拿到生产许可证非常不容易。”张送根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拿不到生产许可证就意味着无法拿到产品注册证,而没有产品注册证,企业则无法进行生产与销售。即使产品非常有价值,也无法及时形成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尴尬局面在新条例中得到逆转。在新条例中,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只需要向相关部门备案,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生产许可、提交相应证明资料、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这就意味着,生产许可不再成为产品注册的前置条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峰告诉记者,旧条例把生产许可前置于产品注册,不利于初创期的企业,因为需要准备一大堆硬件条件,造成很多企业不得不造假。这次改了之后,对那些处在初创期的企业来说会有很大帮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新条例下,医疗器械企业有了4条路,可以自己生产,可以找别的省企业生产,可以委托生产,可以出售产品技术。”林森勇说,医疗器械企业的春天到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也有监管者担心,将来是否会出现研究人员揣着好多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到处找企业生产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CFDA通报医疗器械专项监督抽验结果 [2014-07-09]
·CFDA通报医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查处情况 [2014-07-09]
·CFDA通报医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2014-06-25]
·医疗器械产业将迎招标降价新考验 [2014-04-17]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医械上了安全阀 [2014-04-08]
·医械监督管理条例首次大修 触角遍及产业链 [2014-04-03]
·解读医疗器械监管新模式 加快创新审批步伐 [2014-04-01]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今出台 [2014-03-31]
·四川整治医疗器械乱象 创新产品入市加快 [2014-03-27]
·医疗器械监管“加码” 监管条例即将实施 [2014-03-27]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发 或掀并购高潮 [2014-03-24]
·CFDA将整治医疗器械夸大宣传等5种行为 [2014-03-18]
·CFDA开绿色通道 创新医疗器械可优先审批 [2014-02-13]
·CFDA发布医疗器械重新注册有关事项通告 [2013-12-19]
·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颁布 大型企业将获利 [2013-12-02]
·国药监总局颁布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2013-11-25]
·H7N9防控推向新领域 全国清查非法医疗器械 [2013-04-10]
·官方强调加强医疗器械监管 保证公众用械安全 [2012-09-14]
·多部委酝酿医疗器械发展政策 [2012-07-05]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