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浙江公立医院4月起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

【2014-04-03】【来源:人民网】【阅读量:54602】【 】【打印



  浙江所有公立医院自4月1日起,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同时上调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升一降,意味着浙江公立医院从此将彻底切断存在多年的“以药补医”的生存模式,进一步向公益性方向努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国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长期以来由卖药获得的差价收入、医疗服务价格的收入以及财政补贴三部分组成。对浙江的省级公立医院而言,药品收入一般占到医院总收入的40%左右。“实施药品零差率意味着从此以后,医院通过浙江省药品招标平台采购的每一颗药,进价是多少,配给患者还是多少,医院不再从中赚取一分钱的差价。”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敬介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汪大妈每隔两周就会到医院配药。改革启动当天,她对药费的下调感受明显。“过去我每个月用的药费600多元钱,药费下降了,我们的负担减轻不少。”而因为胆囊炎住院8天的患者朱大爷也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调价后的药费计算,他将少付400多元钱的药费,占药费总额的约10%。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各项医疗服务价格也有了相应的调整。百姓感受最明显的是,过去只要3元钱的挂号和诊疗费,如今调整到了10元钱。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也相应上调。“本次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到5000多项收费项目中的4141项。经过两轮测算,预计上调的医疗服务价格的总量占到下调药品利润的90%。”浙医二院医保办副主任林敏说。剩下的差额,需要通过医院本身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加大财政补贴来体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平说,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劳务付出。他介绍,为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此次调整的部分均由医保承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我看来,本次改革的目的不是降价,而是着眼长远,调整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新机制。”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改革迫使医院不再依靠卖药生存,同时也倒逼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推动公立医院更好地回归其公益性积极努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介绍,本次改革共涉及浙江省、市、县三级总计427家公立医院,浙江由此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的省份,比国家要求到2015年底完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提前近一年半时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安徽公立医疗机构1118种药品首次统一招标 [2014-05-13]
·安徽公立医疗机构基药集中招标采购全覆盖 [2014-05-12]
·呼和浩特2所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 [2014-05-04]
·新疆4家县级公立医院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2014-04-25]
·宜宾:21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2014-04-23]
·海口拟年内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2014-03-03]
·广东顺德推进医药分离 以降药价 [2014-02-27]
·攀枝花市5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2014-02-08]
·北京公立医院今年将推广医药分开 [2014-01-20]
·四川南充市级公立医院取消7%药品加成 [2014-01-17]
·沈四家县级医院今年取消药品加成 [2014-01-10]
·河南五十二家县级医院取消医药加成 [2014-01-06]
·浙市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2014-01-06]
·湖南株洲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以药补医 [2014-01-03]
·青岛县级医院明年取消药品加成 [2013-12-19]
·株洲22家公立医院即将率先取消以药补医 [2013-12-18]
·山西省83个县的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2013-12-09]
·长春5家公立医院试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2013-11-20]
·广东38个试点县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 [2013-11-1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