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成药调价变局

【2013-05-20】【作者:王少婷】【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90355】【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4
  如近年来中药材价格“过山车”式的变化,三七、金银花、板兰根等大宗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但碍于国家“一劳永逸”的定价思路,中成药价格无法与之形成联动,由此引起的利润压缩效应直接转嫁到企业身上,尤其是大部分以普药生产为主的中成药企业更是叫苦不迭。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这一现象早已引起国家的注意,以至围绕中药材价格进行的中成药“动态定价机制”被置于案头,但如何执行至今未有定论。毕竟在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下,中国医药市场的复杂程度堪比整个欧洲,各省市的医药运行制度亦不尽相同。即使某个地区对中成药进行动态定价,最终也可能被发改委药品定价上“就高不就低”的全局原则所左右,甚至引起全国药品市场的混乱。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定价机制外,在目前的医药环境下,调整新版基药目录内的中成药价格对企业、尤其是普药企业的意义或许并不大。正如方国民所言,调价只是改变最高限价,如果药品招标价格不变或者继续压低的话,调价对这些药企的经营起不到根本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种种因素之下,虽说当前的医药市场仍是政府主导,但它仍需遵循市场规律,这就导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杠杆横亘于其中,市场与行政两相挟持,共同作用,加上长期的买方市场和强势医院扭曲的市场供需关系,其中的药企难免会受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蓝磊指出,在医改“改药不改医”的本质没有改变之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仍居首位,中成药调价的结果对企业也必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企业在未来的价格政策调整中,面对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将取决于企业的品种结构、成本管理、营销模式、研发储备等因素,而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妥善处理政府事务也应成为企业万变中的不变之策。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一页  1 2 3 4 关闭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