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药品流通环节新价格办法会导致“回扣”泛滥

【2012-03-28】【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7956】【 】【打印



本文共5页 当前为第4
  治理公立医院药品费用居高不下和基层医疗机构部分药价虚低的有效办法,绝对不是通过简单的“唯低价是取”的招标和零加价率管制所能够解决的,恰恰相反,零加价率也好,目前更加严格的差价率管制政策,会导致回扣现象更加蔓延。正确的改革措施应该是:以取消药品加价率管制包括药品零差价管制为治标之策,绝对不能够将目前已经存在严重问题的加价率管制政策延伸到所有环节。尽快推进管办分开,消除公立医院垄断地位、推进医保付费改革为治本之道。就价格政策而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国家层面完善药品最高零售价管理政策,取消加价率管制政策(包括15%加成政策、零加成政策、差别加价率政策)。由政府参考现有国家最高零售价、集中招标中标价、零售药店的销售价等信息调整确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或者医保报销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公立医疗机构在其零售价不超过政府确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内,允许其自主确定药品的购销价格,从而逐步降低药价。在地方招标采购机制仍然存续的条件下,明确规定以中标价作为所属地方各类医疗机构最高零售限价,不须高于中标价销售,但在中标价以内也可以自主确定药品的购销价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由政府根据药品市场竞争的价格信息,对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进行动态调整,两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的幅度应有相对明确的限制,不宜过大,以免弱化药企向医疗机构“明折明扣”直接降低供货价格的动力,以致增加市场机制发现药品真实价格难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样对解决目前药价虚高和虚低问题,解决医生开方提成回扣、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问题,降低百姓用药负担问题,解决招标采购等领域腐败问题,解决医疗机构合理补偿问题,使医药生产企业合理回归到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上、改变“高定价、大回扣”的非法营销模式等均可取得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理由如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1.药品价格将逐年下降,逐步回归到药品的真实价格,让百姓真正使用到“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取消药品加价率管制意味着所有药品销售机构,包括药品流通企业和公立医院,都可以自由采购、自主加价,当然最终的零售价格不能超过价格管理部门确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必须说明,取消药品加成管制,绝不是指取消药品加成即药品零差价政策。“药品零差价政策”和“差别加价率政策”并没有取消药品加成管制,只是改变了官定加成率而已。一旦政府解除了不必要的药品加成管制,公立医院绝不情愿以较高的批发价进货,会同医药公司讨价还价,或自发的联合起来进行团购议价,最终由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得以发挥,零售价价格不会高于国家的最高价,反而会低于国家的最高零售价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做法没有违背医改方案精神,甚至比医改方案的要求做得更好。零差价制度要求医疗机构以招标中标价零售基本药物,而上述做法要求医疗机构的零售价不能超过招标价。可以肯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药品零售价会低于招标价。因此,在这种做法下,人民群众和医保机构得到的实惠比药品零差价政策下更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2.只管最高零售价,允许“二次议价”,将有效减少医生“大处方、大回扣”现象,从而大大减少过度用药、滥用药问题。对于目前推行的医药招标希望达到的政府初衷而言,取消行政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是上策。若继续维持药品省级集中招标制度,就不得不承认药品招标采购事实上是药品进入医疗市场的“二次议价”。建议放弃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不管是基本药物还是非基本药物,均明确规定以中标价作为各类医疗机构最高零售价。在此价格水平之下,所有医疗机构均可自主确定零售价。实际的药品采购价由医疗机构与药品供应商自主谈判确定,政府不做干预,恢复医院采购物美价廉积极性,让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真正以质优价廉向医疗机构供货,批零差价收益完全归医疗机构所有,医生收受回扣的做法必将损害到医院的卖药收益,因为医生的回扣来自于采购价格的提高。为降低采购价格提高医院的整体收益,在医院的内部和外部将形成两股强大的监督检举力量,在内部任何人收受药品回扣的行为都因损害了医院全体职工的利益而面临检举的危险,院长也有足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打击医生收受回扣的行为;在外部,同一个药品,送回扣的批发企业批发价肯定高于不送回扣者,价高者被采购、价低者被淘汰,所以任何企业送回扣的行为都因损害同行竞争者的利益,而面临被检举的危险。这样,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导向将恢复正常,将和零售药店、私人诊所、民营医院一样有降低药品采购价的积极性,力争以底价购进药品,底价购进就没有医生回扣的空间,没有回扣的刺激,医生就不会因此而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十二五”规划中期大检阅 [2013-12-11]
·药品流通改革方向未明 医改尚需明确方向 [2013-12-02]
·流通岗位首推“三化” [2013-01-09]
·按等级“分蛋糕”,物流服务强者恒强 [2013-01-09]
·分级管理关键在于落实 [2012-12-26]
·分级管理势所趋 药店下注软服务 [2012-12-25]
·“药品流通业五项标准”之惑 [2012-12-20]
·流通新规引争议 药店价格战或改观 [2012-12-17]
·二次议价放还是不放:内企赞外企弹 [2012-12-10]
·药品流通改革二次议价重启引争议 [2012-12-07]
·新政利好药品流通 执行、监督受期待 [2012-12-03]
·药品流通业改革意见或将出台 [2012-09-27]
·药品流通价管理办法再修改 药品流通整合加速 [2012-09-27]
·审视政策趋势 助推零售业快跑 [2012-08-23]
·北京药品流通“十二五”领跑全国 [2012-04-17]
·发改委重构药品流通管理 行政定价或加剧混乱 [2012-04-12]
·新版GMP实施受阻 对药企人员系统培训或可破局 [2012-03-28]
·新版GSP十二大创新与补漏 [2012-03-28]
·药品成本调查即将开展 流通环节渐趋完全透明化 [2012-03-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