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生物医药产业面临内忧外患 国内药企话语权弱

【2011-10-25】【作者:刘国锋】【来源:中国证券报】【阅读量:13417】【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4
  成果转化 “死亡峡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物医药创新的最后环节是从科研到医学的转化。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胡晖介绍,大多数生物医药创新在最后没有转化或转化不成功。通常横亘在创新和转化之间的是一条“死亡峡谷”。中国药店:www.ydzz.com

  胡晖认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研究较为复杂,周期长,风险高,政府、基金会、公益风险投资、VC/天使投资应该帮助创新转化,使之穿越“死亡峡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介绍,在生物医药创新的成果转化方面,中国存在的优势是病源充足、市场大且规模效益明显,挑战则是转化者是否愿意做长线项目,以及临床试验的规范及水准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临床研究审批慢、新药研发转移难、生产环节转移慢等原因,也导致医药研发成果出现转移难、转化慢等现象。目前中国医药管理体系中,从研究、审批、生产、价格到流通、使用、安全、储备、医保等,共有超过8个环节进行监管,效率难以提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医药创新者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有望成为推动医药研发和成果转换的契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近日在中美医药产业峰会上表示,药品创新投资大、风险大、难度高、周期长,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谈不上新药创新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只有在知识产权明确后,才能使医药研发和成果转化滚动向前。杨光认为,国内很多医药研发成果被束之高阁,想拿出来谈,却又不知怎样谈,这与中国传统的医药研发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诺华制药亚洲商务拓展与许可执行总监廖想介绍,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方式是技术许可、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而在国内常见的合作方式是买断。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0年7月,赛诺菲·安万特以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上海生命科学院研发的抗癌药物的独家许可,成为国内医药成果流通的经典案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卫生部有关人士就此表示,医药研发成果应该在获得知识产权后方便地进行技术转让,并能由投资公司进行推广,使研发成果走向市场流通。只有“滚动”向前,由资本不断接力,让研究成果在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流通起来,才能打破生物医药创新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带来的困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多次发现,当前国内民间医药专利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北京一位内科医生把自己对肠镜器械的设计申请了多个专利,在拒绝了外资企业的收购后,却在国内市场面临无从出售自己专利的困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此背景下,北京一家专利商标代理律师事务所的一位高级合伙人称,未来医药成果的市场流通中存在巨大商机,其设立的为民间研究成果和跨国公司对接的平台,将从2012年初开始运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标准化及成果转化,均急需医药行业体制机制的转变。目前,外资企业已占据先机,利用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体系,在中国市场并购创新型企业,大肆收购研究成果,同时根据中国人群的特征就地展开临床试验,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危机丛起,给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敲响警钟。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一页  1 2 3 4 关闭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