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根本没看出来中标前后的上涨或下降情况。我们的每个品种每个月都跟过去的销售情况作对比,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理论上讲应该会增加,但不要忽略了一点。中标企业的品种本来就在基层销售,已经占了那里的市场份额。当然,如果企业在某地的优势品种,经过招标以后落选,被竞争对手的产品中标,那么新进入者会形成对原有市场的独占,销量可能会有所上涨,但这种情况相当少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番话得到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部长吴奕蓉的印证。吴表示,因为蜀中在各地低价中标,曾经在全国销售额最大的复方丹参片的销量的确在下降,虽然下降了多少不好说,但本来6、7月应该是公司的销售淡季,而现在已经提前到了4月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基药招标制度实施以来,医院药品销售额减少了30%。”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奚正堂告诉《医药经理人》,“以前为了增加收入,会开展一些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不能开展的手术项目,现在,我们只看常见病,多发病,不属于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内的病人都会往上级医院转诊,这样也降低了诊疗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浙江省医药行业监测的数字显示,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使用量没有如预期中变大,甚至出现不增反降。比如2009年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日均采购额为383万元,201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变为271万元。而2010年9月20日至2011年4月1日,日均采购额较之前再次下降14%,减少到234万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来,“量价挂钩”是安徽此次招标采购中最大的亮点。安徽省招标办在企业投标前公布的每个品规的参考采购量,与中标价进行乘数测算后,得出的承诺采购总额高达388亿元,而实际采购额仅4.45亿元,仅完成参考采购额的1.14%。难怪有人感叹“安徽模式”的量价挂钩形同虚设,医药企业本来是按照参考采购量去定价投标,到头来却掉入“美丽的陷阱”。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这家企业的总经理最终想明白了,决定不拿价格牺牲去换取市场的未知变量。在他看来,招投标只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市场最终还是要靠终端消费者来支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卖得不好的低价药我们不再生产,增加高价中标产品的产能。”这家企业在国内排名目前在200名左右,该总经理表示,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普药企业都在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模式”乃养痈成患
【2011-06-16】【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575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4页
![]() |
相关阅读 |
· | 招标市场化仅是导向 [2013-03-21] |
· | 回首三年新医改:安徽模式开拓了医改思路 [2012-08-10] |
· | 三问安徽模式 [2012-04-27] |
· | 安徽构建规范性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 [2012-04-27] |
· | 安徽模式继续改良 基药招标拟统一价 [2012-04-26] |
· | 谋划大医院药品招标改革:安徽模式酝酿新政 [2012-04-24] |
· |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
· | 安徽模式自我调整:基药政策求变 [2012-02-22] |
· | “安徽模式”再引基层医改意见交锋 [2012-02-20] |
· | 专家称安徽模式让药价降了患者负担轻了 [2011-12-31] |
· | 安徽医改路径设置被指“小马拉大车” [2011-12-30] |
· | 安徽模式零差价困局 难调动医生积极性 [2011-12-27] |
· | 皖模式被指导致"药价虚低" 廉价药看得见吃不着 [2011-10-24] |
· | 不单纯追求药价下降:安徽基层医改再上路 [2011-09-02] |
· | 安徽“双信封”模式广泛复制 医药行业利润下滑 [2011-08-09] |
· | 媒体称安徽“双信封”模式切断以药养医利益链 [2011-07-25] |
· | 安徽模式低价中标致采购不足 或不可持续 [2011-06-23] |
· | 基本药物“安徽模式”深度跟踪分析 [2011-06-20] |
· | 安徽基本药物制度陷困局 “量价结合”落空 [2011-06-1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