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尽快改革药品招标制度中药品价格管理政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取消行政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是上策。若继续维持药品省级集中招标制度,就不得不承认药品招标采购事实上是药品进入医疗市场的"二次议价"。建议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放弃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不管是基本药物还是非基本药物,均明确规定以中标价作为各类医疗机构最高零售价。在此价格水平之下,所有医疗机构均可自主确定零售价。实际的药品采购价由医疗机构与药品供应商自主谈判确定,政府不做干预,恢复医院追求物美价廉的药品采购导向,让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真正以质优价廉向医疗机构供货,批零差价收益归医疗机构所有,为降低采购价格,院长自己会积极主动去打击医生收受回扣。在财政不可能足额补偿、医疗服务收入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药品收益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该承认现实,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合法通过药品收益获得补偿。政府定期采集市场实际最高零售价信息,并依据市场变化定期动态调整,从而使药品价格逐年趋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一做法的核心是政府用集中招标制度控制药品最高零售价,同时放弃对批零加价方面的管制以及对医疗机构和医药供货商之间议价权的管制。这种做法没有违背医改方案精神,甚至比医改方案的要求做得更好。零差价制度要求医疗机构以招标价零售基本药物,而上述做法要求医疗机构的零售价不能超过招标价。可以肯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药品零售价会低于招标价。因此,在这种做法下,人民群众和医保机构得到的实惠比药品零差价政策下更大。和药品加成管制相比,最高零售价管制容易实施得多、也有效得多。监督医疗机构是否遵守加价率管制,需要准确了解医院的采购价和零售价,而监督其是否遵守最高零售价管制,只需要准确了解其零售价就可以。而且,这里的最高零售价是通过医疗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医疗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价形成的,比由发改委价格部门行政定价更符合市场原则,也解决了行政定价存在的弊端和困难。同时,在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地方保护主义也就自然没有发芽的土壤。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科学药品价格政策导致市场竞争机制完全失灵
【2011-02-23】【作者:牛正乾】【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482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4页
![]() |
相关阅读 |
· | 药价改革:西西弗斯魔咒难破 [2014-01-09] |
· | 新轮药价调控思路渐明:扶低价 压高价 [2013-12-12] |
· | 药价改革在即 医保定额支付整合药价竞争 [2013-11-29] |
· | 药价调控考验“底价模式” [2012-04-2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