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消失的廉价药 成本与价格的纠缠

【2014-03-25】【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阅读量:60969】【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3
  事后证明,这完全是一场不计代价的厮杀。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年过后,四川省招标正式启动。章琳清楚地记得当她看到系统里80万单位的青霉素投标价只有0.27元时,她下意识地紧张了一下,以为填错了。但很快她就明白了过来,没错,就是这个价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0.35元的成本价在业内已经几乎透明,0.27元中标等同于自杀,但他们没有选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准备好所有的招标资料后,华北制药不出意料以最低的价格成功中标。失去了安徽市场以后,华药将四川市场握在了手里,但章琳却没有往日开疆扩土的兴奋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照中标价,仅青霉素一种,如果每月为四川派送1000件药品,华北制药将亏损超过100万元,这个数额是华北制药40个员工一年的薪水总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华北制药别无选择,如果不去参与低价中标,且不论多年来拿到的市场份额将丧失,仅生产线维护费及工人工资就让企业不可承受其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一轮招标至今已经过去近3年。3年里,生产药品的成本持续上涨,药价却不能调整,章琳只能眼看着亏损越来越多。50多年前,华北制药生产青霉素结束了中国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今青霉素却成了企业的负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3年中,章琳不只一次想,一个感冒的患者每次用一支青霉素只用0.3元,而喝一瓶矿泉水的价钱都由1元涨到了2元。“药比水还便宜,你能想象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即便如此,华北制药依然不能擅自调高价钱。中国药店:www.ydzz.com

  章琳开始期盼新一轮招标,因为那样就可以不用以亏损价格持续供药了,但是她又怕极了招标,因为她不知道新一轮的招标会不会让企业亏得更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华北制药只是众多药企命运的缩影。“不中标是等死,中了标就是找死。”章琳说。以青霉素起家的华北制药,如今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真的要放弃青霉素吗?“我们不可能放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各省新一轮药品招标逐渐展开,在较早启动的部分省的基本药物招标中,华北制药在山东弃标青霉素。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个消息让业内震惊——作为全国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基地,华北制药竟然选择了淡出舞台。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招标中的恶性价格竞争,企业怎么办?生产廉价药还能亏损多久?作为第一轮招标中的最后一个地区,北京的招标规定给了企业希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基本药物招标采用三大中标指标,最低价和综合得分前两名的企业都有资格中标,得到在北京市场销售的机会。而在此之前,各地区的唯低价原则已经让药企喘不过气来。六味地黄丸、复方丹参片、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这些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于亏损太多已经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加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严重的亏损,华北制药、神威药业做出了相同的举动,对廉价药不再投入,渐渐减产甚至关停部分生产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是,华北制药等企业苦苦支撑生产的廉价药销量正在逐渐下降。2010年以来,青霉素全国使用量正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是谁拒绝了青霉素?众所周知的是,在医药流通市场,医院占据了药品销售量的70%以上。另一个已经不是秘密的行情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为了弥补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制定了“以药补医”的医疗体制,允许医院加价销售药品给患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几十年来,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加价愈演愈烈,造成了严重的看病贵问题。为了解决医院无节制加价问题,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对药品价格实施最高零售价管理,同时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加价比例被明确规定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医院趋向采购高价药,药价基数大,加成绝对值就大,医院赚取的利润就更多。手握处方大权的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加成,转而使用高价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明显的对比是,针对同样的病症,医院销售一支不到1元的青霉素和20多元的头孢,加成利润相差几十倍。有数据显示,三级甲等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据医院总收入的50%左右,二级医院这一比例更高,这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明显的利润差异下,廉价药进入医院,最后到达患者手中的道路变得更为曲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谁当院长也没办法,人总要吃饭。”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王发强的声音有些大。这位武警总医院前院长坚信,是盈利把医院逼上了开高价药的不归路。他讲了一个通俗到“小学生都能明白”的逻辑:国家只承担不到30%的医院运营经费,医院的检查、手术、诊断等医疗服务不足以养活自身,剩下的只能靠市场手段去赚得,药品加成是唯一可选的方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留住低价药,破解“逆淘汰”困局 [2014-08-06]
·调查称经典低价药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2014-08-05]
·药店廉价药难寻 药企:廉价药基本不挣钱 [2014-04-25]
·低价药为何经常玩消失 [2014-04-24]
·取消限价能否救活低价药 决定权在医生 [2014-04-23]
·低价药解限远远不够 取消以药补医是关键 [2014-04-23]
·扶持低价药需政府“有形手” [2014-04-17]
·八部委取消低价药限价 国产药品能否挑大梁 [2014-04-17]
·揭大连药房高价药秘密:求暴利不推销低价药 [2014-04-17]
·樊大彧:市场化机制能否找回低价药? [2014-04-16]
·全城“求药”时有发生 想用的药品去哪儿了 [2014-04-04]
·廉价药为何总被药店“遗忘” [2014-04-01]
·警惕廉价药消失背后的社会成本 [2014-03-25]
·低价药“玩消失”是医改失衡之果 [2014-03-24]
·低价药一药难求需政策药方治疗 [2014-03-24]
·药店难买廉价药 医生开“一毛钱处方”引热议 [2014-03-12]
·低价中标后便宜基药玩失踪 招标应综合评议 [2014-03-10]
·廉价药短缺达342种 三原因致廉价药淡出 [2014-03-07]
·谁来挽救廉价“救命药” [2014-01-27]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