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困 “地道药材”不能只靠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内忧开始煎熬中药材市场,外困的现实也摆在面前。8月8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中国医药外贸形势”,中成药产品继续出现逆差,越来越多的国外中成药抢占国内市场。如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以传统中药六神丸开发的救心丹,目前每年已经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额,而销售额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中国。这样的实例不断增加,也昭示着着中药材质量问题,对中成药、以及中药材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恒春药材批发公司经理刘先生表示,这两年中国对外中药材销售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以该公司为例,2012年出口国外中药材总价值3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只有不到10万美元。与之形成反差的,则是外国生产中药材的进口规模在扩大。“作为‘正统’的中国中药材不吃香,要买东南亚的‘外国货’,这让人多少有些尴尬。”这种尴尬之下,则是中国中药材面对绿色壁垒毫无办法的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除了一些野生珍贵药材,目前国内种植的中药材普遍处于过剩的情况。但正如疯狂的煤炭、疯狂的大蒜那样,资本的炒作让中药材价格逐步高攀,也造就了一条资本逐利,赚取快钱的捷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浩告诉记者,人们都将逐利看成投资中药材的最终目的,这种环境下,无论是种植企业、药厂还是游资,都无法平心静气地去做中药材。大面积施用农药、化肥,利用硫磺等化学物质熏制山银花、以次充好等“精明手法”被业内广泛复制。在这种环境下“熏陶”出来的中药材,也难免减少或改变了本身的药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早在2002年,我国就借鉴国际种植业经验,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通过对一些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以保证优质药材种植和供应。如今11年过去,国内中药材生产出现的质量问题却只增不减。积淀千年的中药材生产,在国内与国际惨败于“外来的和尚”。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这样的惨状,连老中医对传统中药材的药量和配比,都开始捉摸不定,而对于中药材乃至中药生产企业来说,这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药材好,药才好”。这不单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对于国内中药材企业而言,意味着质量和安全;对中药材市场来说,更意味着责任与规范。毕竟“地道药材”,不是靠嘴说说就足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中药材价格的跳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材市场“高烧”遭遇降温
国外中成药抢饭碗
【2013-08-23】【作者:程昭华/文 李文波/摄影】【来源:大河报】【阅读量:7972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页
![]() |
| 相关阅读 |
| · | 潜规则通行 中药材全产业链须整肃 [2013-10-23] |
| · | 三七等中药材价格高位运行 相关上市公司承压 [2012-08-14] |
| · | 行业标准欠缺中药材遭遇“信任门” [2012-08-09] |
| · | 中药材市场四大利空或拖累中药出口 [2012-08-08] |
| · | 电商点绿成金 中药材有望跃升新兴产业 [2012-07-27] |
| · | 中药材“触电”遇标准化考验 [2012-07-20] |
| · | 山东长清探索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2012-03-08]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