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定点生产:“重启”的无奈与突围

【2013-06-26】【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4523】【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大范围扩展希望渺茫?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从目前的行业大环境来看,您认为定点生产向其它基药品种扩展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秦禾: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即便扩展,范围也不会很广。正如最开始试点所遇到的问题,范围扩大之后,可能会牵扯到地方保护、各企业不平衡等各种利益关系,执行起来非常艰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肖淋:过度的集中和垄断,会使其他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小,其中的社会矛盾难以调和,2007年的定点生产便由于业内其他未获试点资格的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普遍反对而不了了之。按照目前的情况,定点生产也仅限于部分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大规模扩大定点生产产品目前还不成熟。中国药店:www.ydzz.com

  袁军峰:有可能向其他品种扩展,但并不是大范围扩展。目前来看,要解决除试点品种外的部分其他基药品种短缺的问题,还是需要采取定点生产的办法。这些品种包括某些销量过小,生产成本过高,价格涨幅过大的临床必需品。另外,还包括某些短时间稀缺的药品,相关部门可能需要对此产品进行短时间定点生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您认为定点生产能否解决基药短缺这一问题?为什么?为解决这一难题,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中国药店:www.ydzz.com

  袁军峰:定点生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暂时解决某个品种短缺,问题的根源在于基药制度的不完善,且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够。说到其他措施,首先基药目录中要有一个补充目录来代替这部分短缺的且临床必须的基药;另外,在限价方面,应对基药价格进行有效监控且采取灵活的调价制度,国家的决策和执行都应与实际结合,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法合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肖淋:更具体而言,药品的短缺除了与生产环节有关外,也与各省基药执行是否落实有关。首先,基药的流通环节是否顺畅。目前很多配送企业因货款迟迟不到位,普遍消极配送或只配送部分高毛利基药。其次,医疗机构补偿是否到位。零差率的实行,使得医疗机构无法获得利润补偿,只好把手伸向生产企业,大部分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只能退出这些医疗机构的销售。第三,医疗保险基金是否到位。各地在2012年年底,不约而同出现医疗保险基金超支,导致医疗机构不得不限方、限制药品使用量的情况。可见,这是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定点生产就能解决的,这其中要平衡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各方利益,确保其积极性,所以政府的顶层设计、资金的切实投入和执行力很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