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配送,难!

【2013-06-17】【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8581】【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3
  制度欠缺,需多方面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日前,国药等企业在新疆地区基药配送率未达标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您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长山:从企业自身来说,配送不达标的原因在于其医院开发率有限以及品种不全。由于医院开发率有限,所以配送企业便不敢多购进药品,导致其品种不能满足那么多医院的需求,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反映出来的问题便是企业服务能力有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刘晓勇:但事实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非配送企业自身,而在于基药制度不完善,行政干预过多。具体而言,目前国家实行的医改相关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必须要有市场行为,如果行政干预过多,以改革之名将行政意愿强加给企业,忽略市场功能和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必定会出现一些不配套的东西,导致与政策期望相悖的结果出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有观点认为,基药配送不达标的根源在于“医院趋利不采购”,对此,您是否认同?为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刘晓勇:我个人并不认同此说法。医院用药的目的肯定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利益,所以“医院趋利不采购”这一观点是说不通的,如果出现了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从制度的完善上去考虑,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过,部分药品因为价格确实过低,厂家不愿生产、配送商不愿配送、代理商不愿代理,从而造成短缺,在此情况下,医院也没办法采购;另外,医院不愿采购某些基药,个人认为也并非利益驱动,而是此药品的确不适合采用,强制性配置可能造成采购、配送、流通上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长山:刘总说的没错。现在国家要求整个采购都在网上完成,并要求基层百分之百使用基药,所以,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基药是必须要采购的。有些医疗机构会采购部分非基药,但也应该是从临床需要等角度出发,不是为了利益,且这种现象不会很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