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广东市场化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模式还缺少实施细则,可行性不强,需要进一步细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家俊:广东省拟采取的招标模式与之前的“重庆模式”都是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从提升医药市场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来看,是有可取性的,而且这种模式避免了之前被诟病的政府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招标的价量挂钩,避免二次议价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在现在医药市场混乱的格局下,仅仅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约束,能否实现质量优先,价格优惠的基药招标目标可能还存在很大疑问。如果没有具体的运作手段跟进,也没有明确的定价模式的引导,这种模式可能仅仅将价格与质量的博弈重新还给了市场而已,使得政府的责任有所转嫁。而且从成本角度看,这样分散的采购机制无疑也加大了企业的经销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短期内,广东省的新模式可能仅仅局限于实验的阶段,应当不会在国内推广。从最终的结果看,更加市场化的医药招标方式应当是导向,但最终的形式可能不是目前这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代航:用简单的“市场化”来概括“广东模式”,并不是十分准确。政府主导并不是指政府对所有的基药工作全部大包大揽,相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发挥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和医疗机构等终端采购方的积极性、利用医保机构等介入药品招标谈判,将成为今后的一种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政府可以通过拥有公营机构来经营、出售或合约批出等形式,把政府管理的资源、事权等交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来运作,以求得更好的效率与公平。而政府也可以参与其间,但更侧重于规则制定和履行好监管职责,这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我觉得所谓广东尝试的药品招标市场化,也是走在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话题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何抓住仿制药机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定价合理的首仿药以及次仿药,在基药招标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势必将削弱外企被仿药的市场地位和原有份额中国药店:www.ydzz.com
酝酿已久的鼓励首仿药政策或将在不久后出台。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药监局等部门已形成定价和审批制度相结合的调控思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用5至10年时间,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仿制药,须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即原研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达到一致。“仿制药定价机制”将会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史立臣:首访就是专利药到期后,第一批仿制原研药的产品,次仿则为第二批,第三批甚至第四批。业界普遍叫二仿、三仿。从全球看,到2015年,将有1600亿美元规模的药品专利过期。另外,2015年全球药品消费量将达1.1万亿美元,其中仿制药至少占60%至70%的市场份额,所以未来仿制药市场份额巨大,潜力空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中国市场来看,目前化学药批号已超过12万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仿制药占国内化学药市场的比重已超过97%,仿制药出现了过热的问题。所以,国家发改委和药监局计划通过定价和审批制度相结合来调控仿制药过热现象。具体包括:对在专利药品保护期结束后国内前三个仿制上市的药品,首仿药可在统一定价上浮30%基础内进行单独定价,二仿和三仿药定价则可为首仿药价格的90%和81%。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发改委和药监局对仿制药的管理规定,将对首仿药形成政策性保护,如果国内药企不能或不能完全把握住2015年1600亿美元专利药过期的机会,这反而会给合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新的诸如原研药的保护,将不利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与国际大型专利药巨鳄的接触和合作并不多,即使有也是属于初级合作甚至代工的状态,很多首仿产品还是会出自合资或者外资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代航:2006年启动的首仿药机制建设,一方面是想推动国内药企与国际接轨,分享成熟的世界药物专利市场红利,另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国内药企研发与创新,规范新药注册审批流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内仿制药往往仿的是国外专利过期的一些原研药。在价格上,首仿药当然应比跟风的次仿药要高,当然与被仿药也有质量与价格的差异。仿制药定价机制有利于国内药企的规范化竞争。定价合理的首仿药以及次仿药,在基药招标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势必将削弱外企被仿药的市场地位和原有份额。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家俊:对于首仿、二仿药的定价政策将鼓励厂商对于到期专利药的仿制。一方面,通过仿制降低国内的用药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机制引导国内仿制药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中国的化学药市场95%以上为仿制药,大量仿制药厂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既不利于行业发展,也对用药安全造成了影响。现在通过定价上的保护,使得具备技术实力的仿制药企业可以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仿制新型专利药方面,避免在低端市场的恶性竞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药招标推广如何不走样
【2013-03-05】【作者:潘洁】【来源:国际金融】【阅读量:9809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国家基药招标或掀巨大变革 [2014-07-18] |
· | 基药招标取向变 进口替代效应待明 [2014-01-10] |
· | 基药招标筹备杀青 渠道建设临考 [2013-09-26] |
· | 新基药招标应对实务 [2013-09-22] |
· | 普药新做 渠道突围 [2013-08-26] |
· | 全民用药消费应导向零售药店 [2013-07-23] |
· | 基药招标向低价再挺进? [2013-06-26] |
· | 基药招标的本质在于营销 [2013-06-17] |
· | 两大招标政策或衔接 [2013-05-30] |
· | 粤药品招标新规引质疑 药品招标弊端重重 [2013-05-30] |
· | 广东药品采购市场化革新 影响待验证 [2013-05-27] |
· | 粤药品招标新规征求意见 剑指降低药价 [2013-05-27] |
· | 广东药招首提三次报价 药企或将沦为洗钱机 [2013-05-27] |
· | 湖北药品招标价“就高不就低”遭质疑 [2013-05-27] |
· | 中国药促会发文建议 广东基药招标“纠偏” [2013-05-27] |
· | 药品招标模式是一道待解难题 [2013-05-27] |
· | 粤基药招标草案引反弹 药企欲抱团对搏 [2013-05-27] |
· | 新目录招采过渡期之困 [2013-05-09] |
· | 招标基本思路或变化不大 [2013-04-23]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