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探析六味地黄丸“超标事件”背后

【2012-12-06】【作者:张蓉】【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105388】【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政企需通力协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结合目前国内中药材遇到的众多难题,提高中药质量、促进国内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并走向国际,完善相关检测标准从而控制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是当务之急。然而,深入剖析,问题似乎并不容易得到解决。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来源看,中药材中重金属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多种。“首先,药材生长环境的影响。土壤、大气、水、化肥、农药的施用,以及工业‘三废’都对中药材有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刘德全表示,中药材在采集、运输、加工成饮片以及制剂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重金属。除此之外,在李晓晔看来,中药材本身也有可能含有重金属,例如朱砂、雄黄等。这其中,环境污染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各地种植环境的不同又导致同一个药材在不同地区生长被污染的情况不一样。不仅如此,不同类型、不同年份、不同批次药材的有害物残留情况都有很大差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鉴于此,刘德全进一步指出药品残留物研究的困境:目前我国大概有500多种常用中药材、300多种常用中成药,要对如此多的药材进行研究检测,其工作量和难度将非常巨大;另外,药材因各方原因而存在差异,国家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对所有品种的有害物质进行指标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甚至很难要求全国上千个品种都做相关的有害物质检测。在他看来,虽然药监局及药典都对药企进行中药材检测做了原则上的要求,也提出了相关的方法,但由于检测成本太高及指标不容易控制,多数企业的部分中药并未进行相关检测工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是观之,即使建立相关的检测标准依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药企的配合,药企应该在考虑药材生长环境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相关研究并建立控制指标,与政府协作促进中药材的健康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也表示,检测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源头上将此种有害物质“扼杀”。李晓晔认为,政府可以从源头控制中药材的种植环境、种植过程,以及对中药材有害物质残留量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将农药使用等日常性技术知识向农户普及,保证绿色中药材的生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考虑到目前中药种植异常分散的现状,李晓晔对此方法也提出了担忧:“这便需要企业做相关的配合,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进行栽培,从主观上控制中药材生长环境,包括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中药材生产的日常监控,保证生产过程不受污染,同时严格控制相关辅料的使用。通过政府不断完善标准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监控,加上企业的自主配合来共同推进中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中成药为何这么多“杂质”? [2013-04-02]
·中成药降价步伐逼近 药材见涨药企腹背受敌 [2013-03-28]
·含西药成分中成药或成重大用药隐患 [2013-03-12]
·六味地黄丸涉嫌重金属超标 经调查实为乌龙事件 [2012-11-26]
·六味地黄丸论文摆乌龙 多家公司躺着“中枪” [2012-11-21]
·临床研究操作难度大 中药缺席百亿元儿童市场 [2012-11-21]
·中成药重金属残留引关注 中药残留检测标准缺失 [2012-11-20]
·六味地黄安全“罗生门”中药残留国标待完善 [2012-11-19]
·六味地黄丸被曝重金属超标 一日3次服用或有害 [2012-11-19]
·七成中成药西医开出 专家呼吁制定指南 [2012-04-16]
·中成药生产使用不规范 中成药规范化标准需建立 [2011-11-08]
·无处不在 中药首现塑化剂 [2011-08-05]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