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草案送审稿》第59条,“国家支持中医药产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技术推广和中药材生产,保护、扶持中药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对优质产品在定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将中药纳入医保的问题明确提了出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将一些传统中药品种,尤其是知名中药品种纳入医保,对整个中药产业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一位中药产业界人士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或助力“走出去”中国药店:www.ydzz.com
高学敏认为,“中医药法”如果能推动中医医疗服务标准化,将对中药产业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将为中医正常行医提供法律保证。更重要的是,随着法律制度的建立,中医药在实践中的标准化问题也可能获得解决,此举将对中医药“走出去”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了解,2011年全国中药饮片(即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产业营业收入达853.72亿元,与2006年相比复合增长率达到35%以上;中成药实现产量242.6万吨,相比于200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78%。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中药产品,国内的相关产业都难以走出国门。目前,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日本占80%份额,中国占5%,韩国及其他国家占15%。显然,中国中药产业“走出去”的成绩与其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低位极不相符。中国药店:www.ydzz.com
纵观国际中药市场,我国传统中药资源总数多达1.3万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商品中药材1200种,为中药出产大国,日本的生产原料70%来自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中药产业逐渐沦为了日本标准化生产的原料供应方。如果国内的中医药生产和使用也建立规范的标准,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发展潜力都不容忽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认识不足,中医药更多地作为文化传统在保护和宣扬,而忽略其与市场结合,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其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直缺位。中医药长期发展面临继承不足、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优势淡化、中药材资源日益短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佳等诸多挑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针对传统医学的法律保护已经相当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4个国家制定了与传统医学相关的法案,有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做到了传统医学单独立法管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法》提出25年 争议巨大年内出台无望
【2012-06-18】【来源:中国经营报】【阅读量:10997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吴以岭:修改针对创新中药歧视性定价政策 [2014-03-13] |
· | 温建民:我国应该尽快出台《中医药法》 [2014-03-10] |
· | 蒋作君:中医药扶持政策难持续落实 [2014-03-10] |
· | 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成形 仍面临三大挑战 [2013-12-11] |
· | 中医药立法应偏重监管而非保护 [2013-07-04] |
· | 中医药立法迎来“拐点” [2013-03-27] |
· | 人大代表建议中医药法改为传统医药法 [2013-03-27] |
· | 中医药法草案及早提请审议 [2013-03-15] |
· | 马兴田:中医药法尽快出台 推动医药电商发展 [2013-03-08] |
· | 中医药法今年有望提请人大审议 [2013-03-04] |
· | 中医药十二五规划发布:政策优惠企业减负 [2012-06-24]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