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滥用或过度使用硫黄熏蒸,使中药材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为科学引导和规范,避免产生安全性风险,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法。进而,国家药典委员会又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并分别于2011年6月和2012年4月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中国药店:www.ydzz.com
3.中药材经硫黄熏蒸后,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答:硫黄熏蒸中药材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方面,在硫黄熏蒸操作过程中,硫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吸入人体后,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方面,在硫黄熏蒸以后,一般来说,被熏蒸的中药材会残留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类物质。药材经过储存,以及炮制、煎煮等加工、生产环节,其残留量会进一步降低。硫黄熏蒸在食品行业中用于防腐、抗氧化,如水果干类、蜜饯凉果、干制蔬菜、经表面处理的鲜食用菌和藻类、粉丝粉条、食糖的加工。亚硫酸盐类也可作为保护剂、抗氧化剂添加到部分规定的食品和饮料中,如添加在葡萄酒中,可以在保护酒液的天然水果特性的同时防止酒液老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硫黄过度熏蒸药材服用后的安全性评估,国内有学者专门就此进行研究,通过细胞毒性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硫黄熏蒸前后的白芍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过硫黄熏蒸的白芍和经过硫黄熏蒸白芍的水煎提取液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上,未表现出明显的毒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硫黄过度熏蒸,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食品也是考虑到硫黄(过度)熏蒸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才设定残留限值,以便有效加强监管,防止滥用。中药材和饮片制订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是必要的,可以规范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保障作为原料药的中药材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4.二氧化硫限量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实行分级管理,第一类品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400mg/kg(即400ppm,0.04%),第二类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150mg/kg(即150ppm,0.015%),确定上述限量数值的依据是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答: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下,经多次药典委员、专家论证会,在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法典委员会(CAC)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基础上,并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和相关研究单位的(两千余批)研究数据和监测数据,制订了二氧化硫限量标准。规定为山药等10种传统习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此限度是为了防止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黄熏蒸。中国药店:www.ydzz.com
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类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为:以二氧化硫计,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7mg/kg体重,即一个60kg体重的成人,每天的摄入量不超过42mg。一般来讲,中药材及饮片相较于食品,摄入量较少。FAO/WHO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第35届CAC大会2012年更新)第12.2.1项规定,草药及香料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mg/kg”,该标准第04.2.2.5项规定,蘑菇、豆类、海藻类等干菜以及种子类产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500mg/kg”。食品国家标准中,蘑菇等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规定为400mg/kg。由此可见,中药材和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未超出FAO/WHO的有关规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药典委:禁止对药材硫黄熏蒸漂白
【2013-04-28】【来源:中国新闻网】【阅读量:9415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2015《药典》三部变四部 [2014-05-21] |
· | 增补品种较少 中药独家放量 [2014-02-18] |
· | 山东将颁布实施新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4-01-16] |
· | 工信部医药服务详解 GMP改造有望获支持 [2013-12-30] |
· | 中药材“限硫令”12月1日起实施 [2013-12-10] |
· | 中药材、饮片“限硫令”本月起实施 [2013-12-03] |
· | 国食药监总局:28种毒性药材应增警示语 [2013-11-21] |
· | 中药材专业市场整治需建长效机制 [2013-10-12] |
· | 广州加强对全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整治力度 [2013-09-17] |
· | 洋中药返销中国 中药质量评价体系需完善 [2013-08-19] |
· | 推进药材资源的战略合作与资源共享 [2013-08-09] |
· | 现行中药材GAP种植规范引争议 [2013-07-11] |
· | 中药审批标准须避免照搬西药模式 [2013-07-03] |
· | 中药配方颗粒审批权收紧 [2013-07-02] |
· | 2015版药典计划增加60种中药提取物 [2013-07-02] |
· | 中药变局,呼唤政策支持 [2013-06-27] |
· | 我国中药材贸易可望进入“电商时代” [2013-05-24] |
· | 流通追溯体系保中药材质量安全 [2013-05-22] |
· | 中药饮片企业采购成本将提高 [2013-05-03]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