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廉价药“不招价格” 还有难题

【2014-04-10】【作者: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56183】【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据披露,发改委有意将890个品种剂型纳入低价药品清单,并取消纳入低价药品清单药品的政府制定最高零售价,改为只限定日使用费用(即西药3元以下,中成药5元以下),生产企业在该范围内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自主定价,报销售地区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对生产低价药品的企业而言,能自主定价自然有更大的吸引力。”华南某大型制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坦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一位安徽省物价局的工作人员透露,对于廉价药目录内的药品价格还会实行动态管理。换言之,会根据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变化及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价格,对成本上涨较多的品种适当调整价格,对单价或日费用低的品种不降价或少降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地方倾斜可能颇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正如耿鸿武指出的,为了避免廉价药因价格问题退出市场,所以多地实施的低价药、廉价药目录都采取“招资格不招价格”的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东省在《2011年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中,制定了基药低价药品目录,保护了多个品规的经典廉价药;2013年,江苏省先后公布3批廉价药价格,基本完成《江苏省廉价药品目录》内品种的价格制定工作,同时还开展了定点储备目录的意见征集;山东省把《2012版目录》中的部分廉价药品和基础大输液单列形成《集中采购目录2》,仅按经济技术排名招标,目录内的药品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统一采购价,对认可该采购价的企业只进行经济技术标评审,同一药品最多3家企业中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西南一制药企业的副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对廉价药采取的“限价不比价”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去过分强调低价中标带来的价格倒挂现象。不过他也提醒,只招技术标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向地方企业过度倾斜,需要主管部门加以重视。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廉价药被雪藏:销售方追求利润停售药厂停产 [2014-06-16]
·价廉物美的“老药”有望重返药店 [2014-05-20]
·廉价药生机焕发的关键:最后一公里 [2014-05-12]
·全城“求药”时有发生 想用的药品去哪儿了 [2014-04-04]
·消失的廉价药 成本与价格的纠缠 [2014-03-25]
·警惕廉价药消失背后的社会成本 [2014-03-25]
·数十企业求取消药品统一招标 制度替代难寻 [2014-03-20]
·药店难买廉价药 医生开“一毛钱处方”引热议 [2014-03-12]
·低价中标后便宜基药玩失踪 招标应综合评议 [2014-03-10]
·廉价药短缺达342种 三原因致廉价药淡出 [2014-03-07]
·刘革新:药品招标摒弃价低者得 [2014-03-06]
·代表委员炮轰药品最低招标:要么造假要么停产 [2014-03-05]
·取消药品统一招标 规范药房托管 [2014-03-05]
·药企不愿产“廉价药” 扶持和自律方避免降价死 [2014-02-14]
·安徽人大代表:招标不能以价低为唯一标准 [2014-02-10]
·适度提价或解廉价药短缺困局 [2014-01-14]
·工信部医药服务详解 GMP改造有望获支持 [2013-12-30]
·廉价无利 生产没戏 [2013-12-30]
·低价药“福利”在保价 企业盼自主权 [2013-12-0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