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医疗器械业将迎暖春 政策与消费层面皆乐观

【2014-02-14】【来源:广州日报】【阅读量:61205】【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加速行业洗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过去几年,国家相关部门无论是政策红利还是资金扶持,都曾顾及过生物制药、创新药物、中成药等领域,现在逐渐开始重视和关注医疗器械这一原来的冷门了。”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监管管理条例的出台将会加速行业自身的洗牌,使得集中度有所提高,技术门槛得到提升;绿色通道则可以鼓励更多高新技术加快落地、进入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板块:机构重视医疗器械股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过连续上涨之后,昨日医疗器械板块出现了大面积回调情况,但不少机构和投资者还是看好这一领域今年的表现。有数据对比显示,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179亿元到2013年突破2000亿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显示出巨大的成长潜力,有些机构甚至预测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有可能达到3400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政策与消费层面皆乐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该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消费层面,医疗器械的确都在迎来“暖春”。“比如审批流程加快这一新举措,不少手握研发自主创新项目的医疗器械龙头股都可能从中获益,而且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和药物比例悬殊太大,未来其发展脚步可能超越医药老大哥。”她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从消费层面,据其介绍,随着越来越多医用医疗器械可以纳入医保报销等,再加上居民保健意识提高,家用小型器械进入千家万户,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容。对此也有业内人士持谨慎乐观态度。“对于不少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科来说,国产高端器械的使用占比还是较小,在高端领域,外资品牌依然十分强势,国产器械也不能盲目乐观。”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负责人娄新勤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去年医药行业遭遇连番整顿的时候,医疗器械板块都迎来了几波上涨行情,不少资金纷纷出逃医药板块,转投医疗器械门下,这是有些理由说得通的。”她分析认为,医药行业发展多年,沉疴较多,所以监管部门率先拿其开刀,“黑天鹅”诞出频率较密,而相较之下,医疗器械则显得风平浪静,所以去年其风险系数总体小于医药板块;其次,医疗器械的政策红包有加密趋势,市场需求也呈现高速扩大之势,所以相对应地,机构和投资者会给予其更多关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国产医疗器械需要“高大上” 比拼进口品牌 [2014-06-25]
·取消进口医械超国民待遇 自主品牌如何竞争 [2014-04-25]
·CFDA出手严打 倒逼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加速 [2014-03-18]
·医疗器械行业2013年大数据 [2014-01-20]
·我国医疗器械中低端产品占据主体地位 [2014-01-16]
·医疗器械:持续增长可期 [2013-12-16]
·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颁布 大型企业将获利 [2013-12-02]
·医疗器械龙头迎来扩张机遇 [2013-11-29]
·康复器材市场前景广阔 [2013-11-13]
·“洋品牌”医疗器械垄断中国市场现状堪忧 [2013-11-08]
·美国医疗器械行业频掀并购热潮 [2013-09-27]
·医疗器械或成行业焦点 [2013-09-18]
·进口额攀升 国产医疗器械缘何“长不大”? [2013-07-25]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进口产品占70% [2013-07-22]
·跨国公司进军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 [2013-05-13]
·医械业成工信部扶持新贵 外企本土化抢市场 [2013-04-26]
·民用医疗器械年增速超20% [2013-04-11]
·做好医疗器械就是做好基本功 [2013-03-27]
·外资开始进军基层医疗市场 [2013-03-19]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