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招标大年,基层市场或继续分化

【2014-01-06】【作者: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66554】【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本地优势继续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4年基药市场结构性变化,还凸显在地方增补目录上。就目前以公布地方增补目录的省市看,药企在当地目录上大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一定扶持。如重庆,目录新增中药独家品种有80个,其中有9家本地企业23品种为独家,占比近三成;江西新基药目录增补中成药109个品种,其中的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独家品规共有84种,而这些独家或准独家的品种中,江西企业生产的产品达到36种;甘肃省的增补目录里本地企业22个中成药品种,其中14个是独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地方增补偏好地区独家品种无疑让多家持有独家或准独家的公司成为最大受益方。而各地增补优先选择本地药企,一方面固然有支持和保护本地企业的意愿,作为评审专家对本地企业生产的药品较为熟悉,易获得投票;另一方面,即使是被看作卫计委严格控制增补品种决心体现的《基层药品增补“回头看”工作方案》,也依然有“确保纳入增补范围的品种(剂型、规格)既要符合遴选原则和要求,也要具有地方防治特色”的表述。而本地药企产品确实更容易与当地用药习惯吻合,因而使本地企业在基药增补选取中更有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渤海证券也分析指出,钟爱本地独家品种可以降低流通成本,以此降低药价,另外也可以更好地掌控药品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各省中成药大比例增补、独家品种居多以及地方保护等特点仍将延续,具有地方特色的增补目录将使得基药整体市场趋于分散。对此,河南某药企基药经理坦言,企业必须结合考虑地方用药习惯和竞品企业在当地的实力,及早确定产品价格和相关因素,明确必须中标品种,及早制定产品策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基药实施程度和实施范围显著扩大,相近品种竞争加剧,企业综合实力如客户资源分布、经销商网络和代理商质量等可能导致竞争优劣势明显分化。可以预见,产品结构理想、各级优势品种众多、基层营销网络健全、价格维护能力较好的企业将成为下一阶段基药竞争的受益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基药招标取向变 进口替代效应待明 [2014-01-10]
·首个地方新版基药招标落幕:原研药仍享特权 [2013-12-27]
·2014药品招标大年 外企或集体放弃基药招标 [2013-12-17]
·新基药招标应对实务 [2013-09-22]
·普药新做 渠道突围 [2013-08-26]
·基药招标向低价再挺进? [2013-06-26]
·两大招标政策或衔接 [2013-05-30]
·粤药品招标新规引质疑 药品招标弊端重重 [2013-05-30]
·广东药品采购市场化革新 影响待验证 [2013-05-27]
·粤药品招标新规征求意见 剑指降低药价 [2013-05-27]
·中国药促会发文建议 广东基药招标“纠偏” [2013-05-27]
·药品招标模式是一道待解难题 [2013-05-27]
·新目录招采过渡期之困 [2013-05-09]
·招标基本思路或变化不大 [2013-04-23]
·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二次议价渐行渐近 [2013-02-21]
·京版“安徽模式”再突击 [2012-11-27]
·药品集中采购酝酿新突破 [2012-11-07]
·安徽新模式或有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2012-11-01]
·基药招标或有破局 [2012-08-2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