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政策的尴尬

【2013-12-20】【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69784】【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本报:《通报》还指出,在基药招标的推进过程中,仅有6个省份发布了基药增补目录,5省开启基药招标工作且进程缓慢。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新版基药目录出台时间较晚,并且国家还明确要求上半年不增补不招标,实施回头看,延缓了各省增补和招投标的进行;二是由于政策规定基药增补不能以数量取胜,而是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但同时又将增补的权力下放各省级政府,这就导致了省级政府在推进其政策时,既要遵循中央文件的指示精神,又要照顾好本地企业的相关诉求,最终导致各省在基药招标的推进过程中互相观望,停滞不前;三是基药的招标采购体系尚不明确,是以价格为主还是综合评分为主,是线下采购还是线上平台采购均不得而知;四是各省现都处在新老目录更替阶段,要做好两者之间的切换和对接还需要在产品、商业公司、医疗机构等层面做很多工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后,由于国家针对基药制度出台的辅助制度,如处方集、临床应用指南等刚刚出台,而国家针对基药向二三级医院扩张的具体使用比例迟迟未定,导致了各省基药招标采购的迟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徐毓才:除王总所说外,我认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必要性。政策过于频繁的变动只会让基层管理者、医务人员不适应而越发对政策厌恶。其次是认可度。基药改革以来,人们对基药政策的利好并未认同,相反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感受更为深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制度仍需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通报》还对个别地区存在的“二次议价”给予点名批评,但发改委在医药价格座谈会上却明确表态支持“二次议价”。在您看来,政府部委之间的博弈对基药政策的推进有何阻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戴绪霖:对于“二次议价”,我个人认为其不存在问题。如果其产品能够进行“二次议价”,就说明价格确实还有商议的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次议价”的逐步提及,表面是政府对于医疗机构改革弥补药品受益的一个尝试,其实这是对现有招标制度的一种不尊重。两个部委出发点的不一样,导致了各省在执行过程中的不统一,从而形成阻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徐毓才:政府作为顶层设计者,其部门间出现意见分歧,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必然会对改革的推进形成障碍。因此,要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并重,避免部门利益争斗。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有观点认为,“二次议价”对招标制度是严重挑战,存与废只能两者选其一。对此,您如何看?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亮:评价“二次议价”优劣,不能简单从一个方面来衡量。个人觉得在招标政策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财政针对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价而带来的财政支出的适应程度,以及针对独家、高价品种的限价需求,可以适当利用“二次议价”降低患者使用价格。而针对普通品种和低价品种,则需要保护生产企业的利益,不能纵容医疗机构或县市级政府实施“二次议价”以获得不正当利益,影响招标采购政策的严肃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戴绪霖:这的确是一次严重的挑战。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有的招标制度却如同一锤定音,不能随着市场变动而随时调价,即便是投标价格不合理,也只能万马齐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徐毓才:在2009年,相关部门为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或减轻药品购销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要求对所有网上中标并要进医院且单价在10元以上的药品,按照价格由低到高依此给予10%-50%五级次降价。同时在药品进入医院后,要按照使用量大小,对可能有问题的药品实行重点监控,进行“二次议价”。单从实际产生的效果看,废除弊端多多的药品招标制度,施行“二次议价”,可能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基药入川蜀道难 [2014-03-19]
·基药特殊风险考量 [2014-03-04]
·增补品种较少 中药独家放量 [2014-02-18]
·用基药接基层合理用药“断桥” [2014-01-29]
·基药新的转折时点 [2014-01-22]
·基药使用金额占比考量 地方增补受益 [2014-01-17]
·基药扩容的喜与忧 [2014-01-08]
·批发分级管理或改变流通竞争格局 [2013-12-27]
·地方特色明显 地方增补或分散基药市场 [2013-12-24]
·多地基药增补目录出炉:独家品种受益 [2013-12-19]
·基药增补多省开闸 地方独家品种受益最大 [2013-11-28]
·低价药清单拟出台 医药企业将迎并购高潮 [2013-11-15]
·各地基药招标政策频出 普药或获政策性机遇 [2013-11-12]
·基药降价仍是主调 [2013-10-09]
·基药因何配送难 [2013-08-23]
·基药增补序幕开 地方量难降 [2013-08-13]
·地方基药招标以特色求过渡 [2013-08-09]
·基药增补地方特色或改变市场格局 [2013-08-05]
·九州通董事长:基药制度利好零售药店 [2013-08-0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