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虚增:强势的代理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药企管理人士透露,相比于自建团队高达40%的销售费用率,底价代理的销售费用率才3%-4%。比如,三四元的药品出厂价,代理商可能把它在医院的进货价做到10元。而团队制下,因为药企还需负责自身推广团队的费用,出厂价可能会定在六七块,最后也同样是以10元的价格进医院。“但后一种模式似乎就被认为‘合规’很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实际上,自认“委屈”药企底价代理制销售,却一直都是有关部门在降药价时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曾有一家华东大型医药上市公司的代理商就扬言,一旦对方终止合作,便将期间贿赂的丑闻公之于众,以此作为继续合作的保证。此前不少上市公司在希望收回代理分销权时,也大多遇到了代理商的强烈抵抗。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者间的利益纠葛还体现在多个方面。此前,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将“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由代理商代劳的情况仍十分普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方面,随着两票制的推进,目前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选择对医药代理商实行“佣金制”管理,即厂家对代理商不再底价开票,而是开高价全票,回款后返佣金给代理商。由此企业销售额可大增三五倍,缴纳的利税会相应增加,形象效益有所提升,同时,代理商因为“奶酪” 被切分,引发持续抵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而,此次调查也试图挤压代理商虚增的成本。上述高管直言,底价代理制并不是一个坏事,如果代理商只是单纯把增值功能发挥好,这个机制就不存在太大风险,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和代理商之间彼此平衡与配合。“如果企业此前一直对代理商进行粗放型管理的话,如今就势必很担心在发改委调查中遇到问题,因此就会想方设法进行粉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独家品种:成本调查障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少中成药企业,也在此番成本调查的名单之列。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3年3月中旬出台的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中药饮片迎来了一场“狂欢”,仅中药独家品种就新增了40个。以广药集团为例,集团下独家中药品种白云山和黄口炎清颗粒、白云山中一消渴丸、障眼明片、白云山奇星华佗再造丸以及王老吉保济口服液等多个产品入选新版基药目录。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天士力旗下的养血清脑颗粒,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芩胶囊、腰痹通胶囊,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贵州百灵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桂林三金的三金片,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等产品也纷纷入选。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在以高毛利为显著特点的中药注射剂领域,为维持高毛利而屡屡复制前述“虚增成本法”的企业,被指比化药企业更为激进。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番遭到调查的上海凯宝就因毛利和净利之间的巨大差异而受到外界的质疑。据上海凯宝201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高达84%,而净利率仅为20%。在财务管理中,二者之间的差额通常是由销售、研发、管理和财务等费用组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得到的一份上一轮发改委成本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一家遭调查的中药企业被发改委定性四大主要问题:原辅料价格高;原辅料损耗大;除原辅料、包材外制造成本水平较高;期间费用水平较高。对这类营销费用过高及成本控制欠佳的状况,发改委调查的矛头将重点瞄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过数年来多轮化药降价之后,一直享受单独定价、甚少遭遇发改委行政降价的中药独家品种,也在2013年传出降价风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 由于中药材市场的价格、质量体系芜杂不一,令发改委等上级部门在对企业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的调查中,遭遇到相当的不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每一味中药的每种原料产地分布相当广,在不同地区采购的时候肯定有价格差异。以近年来游资炒作凶猛的中药原料三七为例,有些地方的收购价非常之高,而一些产区所销售的三七价格便宜得甚至让人心生怀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向记者表示,中药厂商和独家品种的成本的调查难度更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原料采购价上有如此大的差异空间,厂家可能采购的是最便宜的,上报的却肯定是最高价。一旦企业不配合,这如何能够查出真正的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外一例,2009年至2011年的两年内,怀山药的批发价从3.5元/公斤一度炒到55元/公斤,后又迅速被打回10元/公斤左右。类似的价格疾涨骤跌,也让上级部门对调查企业的原料成本预估增添了难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发改委摸底药品成本 药企“见招拆招”
【2013-08-12】【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阅读量:8269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发改委调研药价 原研药单独定价权或旁落 [2013-08-15] |
· | 药价调整“前戏”做足 [2013-07-30] |
· | 新一轮药企成本调查进行时 [2013-07-17] |
· | 发改委抽查药企 多数药成本价不到售价一成 [2013-07-17] |
· | 发改委调查成本出厂价 外资药或成调整对象 [2013-07-11] |
· | 评论:摸底药企成本能否降下药价? [2013-07-09] |
· | 发改委随机调查60家药企 强化降价预期 [2013-07-09] |
· | 药品成本价调查 或为未来药价改革铺路 [2013-07-08] |
· | 新一波药价调查启动 外资药或成调控重点 [2013-07-05] |
· | 发改委再启药企价格摸底 多家上市公司在列 [2013-07-04] |
· | 药品成本调查即将开展 流通环节渐趋完全透明化 [2012-03-21]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