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药价研发等因素刺激 药企角逐大健康产业

【2013-06-13】【来源:每日新报】【阅读量:84911】【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据贵州百灵此前的公告显示,公司已投资3.95亿元建立饮料基地,胶原蛋白饮品项目达产年形成饮料约1334万箱(2亿瓶),前期暂由合作方代工生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去年贵州百灵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而有报道称,去年10月才高调发布的胶原蛋白饮料,不足半年已遭集团收回成命,原本资源投入将大幅转移至保健口服液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观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健康产业成新亮点
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大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成为医药产业的亮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做中成药的企业,做跨界比较合适一点,纯化学药企业跨界的难度偏大。”这是业内企业普遍的看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行业研究员表示,中药在国内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为部分中医药资源跟随市场定价创造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不断提升,在主观上推动了中医逐步成为高端医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制药厂本来就是精细化工厂,药企进军日化、保健品亦无可厚非,但在药企纷纷跨界的同时,伴随跨界而来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医药蓝皮书《中国药品市场报告(2012)》显示,三级医院药品市场排名前五的企业中,已没有一家本土药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业内人士表示,药企发展大健康产业固然是一条发展之路,但不应放弃其主业,应当从主业中延伸出来,不能舍本逐末。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医药企业现有的营销队伍、渠道和策略,都不能完全适用于消费品领域,因此还需要解决营销不适应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老板能力差,才搞多元化? [2014-06-30]
·发现不一样的增长节奏 [2014-06-18]
·要前景,更要“钱景” [2014-06-18]
·告别无效增长 [2014-06-18]
·中小流通企业的进与退 [2014-04-21]
·新规掀动中药企业守秘“门帘” [2014-04-09]
·马韦恩:零售企业CEO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2014-03-20]
·互联网思维告诉传统企业什么 [2014-03-14]
·流通整合提速 资本破冰除障 [2014-01-28]
·波士顿咨询:市场大变革催生制药企业新战略 [2014-01-24]
·本土医药企业大腕收买中药材福利 [2014-01-14]
·迎接“黄金时代”,产业链拥抱大健康 [2013-12-11]
·药企掘金大健康另辟蹊径 [2013-12-11]
·中药企业不具提取能力2016年关门 [2013-11-29]
·突围“弱增长” [2013-11-25]
·全球首席高管调研:企业未来的三个趋势 [2013-11-22]
·毛利率偏低 药品流通企业并购难过资金关 [2013-11-15]
·大型药品流通企业收购中小企业是主流 [2013-11-04]
·制度创新与区域品牌建设 [2013-09-23]
·刘部贵:通过打造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 [2013-09-2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