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来源:中国经营报】【阅读量:88410】【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简单降价就等于下架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年来,众多的低价药品基本上都随着一轮轮的降价潮而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同等功能同等效果,只是药品名称不一样的高价药。虽然近期发改委已经明确,正在酝酿新版基药降价,对于中成药的调价将延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根据记者在药品市场的走访了解,近年来,众多的低价药品基本上都随着一轮轮的降价潮而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同等功能同等效果,只是药品名称不一样的高价药。一位行业人士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向记者表述低价药品为何会在国家发改委的降价令后退出市场。例如,银翘解毒片和白加黑同属于治疗一般性感冒药,但是两者的售价却截然不同。如果两种药品同时处在国家发改委调价的药品序列。或许银翘解毒片就会下架,但是白加黑绝对不会。原因就在于银翘解毒片的价格低廉,利润空间较小,一旦面临降价,就会触及到盈亏线,进而消失。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后,记者在发改委既往限价的药品中选择多种10元以内的低价药品,到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以及大型医药超市试图购买,几乎所有的单位均告知记者,这些药品无销售。对此,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从1998年至今的15年间,发改委发布各类药品“降价令”已有30次。每一次降价都伴随着一批低价药品的消失,其中最容易退出市场的就是10元以内,又在降价或者限价序列里的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西安一家大型医院统计,一年有50种药品“降价死”。粗略统计,仅200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降价药品近万种,但记者走访医院随机采访多位病人得知,药品降价后他们仍感觉贵。显然,这一切皆缘于“降价就死”的怪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药品注册制度待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同种药的片剂利润降低了,药厂可以把片剂改成胶囊或者冲剂。尽管成分和药效相同,但因为形状不同就变成了价格不菲的“新药”。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实行多种机制限价、降价,但是每每降价总使得一些低价药品退出市场,进而代替的是一些同功效的新药品。使得药品市场整体攀高,并没有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国家要想真正抑制药价的过快增长,或者降低某些药品的价格让老百姓受益,首先需要完善国家药品注册制度。而不是一味地降价、限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上述业内人士消息,目前我国的药品注册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每一次的降价,都伴随着一批低价药品的消失,应运而生一批高价药。刘宝国向记者表示,许多降价药品因为利润降低而表面退出市场,但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药品只是换了个面孔重出江湖,但是这时候价格上却远远高于以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了解,全国两百种常用药品中,许多药品都有多个药名。每种药还能分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规格。所以有的药一些规格降价后,其他规格就顶上了。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同种药的片剂利润降低了,药厂可以把片剂改成胶囊或者冲剂。尽管成分和药效相同,但因为形状不同就变成了价格不菲的“新药”。比如银黄片,24粒装,国家零售指导价是每盒3.2元,而成分和功能主治一样、每袋4g、十袋装的银黄颗粒,零售价为9.5元。然而,0.3g×36粒的“银黄胶囊”,在药房的零售价是21.6元钱。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政府部门简单的降价、限价已经不能再用于解决高药价的问题,比简单的降价通知更为重要的是严格审批“新药品”以及新药的质量标准,从而完善国家药品注册制度,才能不给药品“死去活来”的机会。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资金短缺绿色壁垒层出 中药国际化险阻重重 [2014-06-27]
·中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2014-06-04]
·中成药“花大力出国门”值不值? [2014-02-27]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下) [2014-01-22]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上) [2014-01-14]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2013-12-20]
·我国中成药出口只占世界份额5% 标准偏低 [2013-11-26]
·中成药:深挖药店潜能 [2013-10-28]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或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中成药:延续辉煌需跨两道坎 [2013-06-24]
·中成药评价征途方始 [2013-06-20]
·中成药:政策造就繁荣 [2013-02-26]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2013-01-25]
·400余种药将降价 化学药品将降无可降 [2013-01-10]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发改委明年或下调中药价格 [2012-10-29]
·发改委再降药价 医药板块避风港金招牌不改 [2012-09-27]
·新一轮医保药物降价原则初定 [2012-08-21]
·消化类药品降价:风暴前奏? [2012-05-18]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