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来发展中医药是大势所趋,一片沃野,只待耕耘,“舍我者谁”?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胜昌: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谈起感悟,感慨良多,真是让人对中医药的神奇伟力顶礼膜拜。概括地讲,中医药的历史性贡献可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回首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没有出现过14世纪中期欧洲那样夺走2500万人性命的“黑死病”即鼠疫大瘟疫。这正是中医药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的优势使然。二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精髓和瑰宝。说起国学的精华,中医药最能体现出其博大精深的底蕴。诸子百家多通中医之道,就是现代西方医学也受辩证哲学思维的点拨。三是中医药学为人类文明及世界医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目前中医药学已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医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四是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以世界1%的医药卫生费用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可见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五是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全国医药行业和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如果按照“大中药产业”范畴考虑,应该已接近或达到国家支柱产业水准,即占到GDP比重5%以上,表现在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扩大就业面、产业关联度广,长期预期效果显著,节约能源和资源等方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看现实: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合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无须讳言,时下的中医药发展遇到了一些难以想象的制约因素。是这样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胜昌:诚然如是。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中国是中医药发祥地的历史责任相比,确实还有很大差距。首先,最明显的是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趋势,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社保部、农业部、中医药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九龙治水”的局面,不易形成合力,也难以提高效率。最让制药企业头痛的是新药审批制度和程序规则。不仅审批时间过长,还有许多方面套用西药苛刻的审批条件,致使许多中药新药研发缓慢。其次,是中药产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不仅科研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更重要的是野生中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目前多数中药企业没有按照GMP规范认证,得不到国际市场的承认。一些企业单打独斗,甚至“窝里斗”,无法与国际同行竞争。再次,从中医药的全局看,散乱状态严重,科学发展无规划,产业机制也很不健全。再次,还应当看到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落实仍嫌不到位。尽管连续多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显力度不够,“大的没做强,小的也没亡”,因之也就无法形成竞争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看来,坊间流传的“审批黑市”不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胜昌:新药审批某些部门不规范、不严格,既催生了伪劣假药,也因权力寻租形成了一些“审批黑市”。当然也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主要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匮乏。没有人才,璞玉是石头。有了人才,腐朽化神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望未来:我国中医药发展前景光明。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中国生产力学会由王茂林会长挂帅,您为课题组组长,组织业界专家论证实现“中医药强国梦”路线图,结论意见如何?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胜昌:《我国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课题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支持,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业界专家取得一致意见——随着世界医药发展“回归自然”的态势,我国中医药只要继续保持特色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自我改造和加大改革力度,必将迎来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光明前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家建言中医药列为新兴产业
【2013-05-06】【来源:中关村】【阅读量:9034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顾尾不顾首”待破题 [2014-06-06] |
· | 中医药需集五大优势资源出海 [2014-05-28] |
· | 振兴中医药应从独立自主开始 [2014-05-19] |
· | 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融入卫生改革发展 [2014-05-05] |
· | 刘延东:中医药要在医改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4-04-24] |
· | 中药资源成难题 中医药成国家战略尚待破局 [2014-03-25] |
· | 中医药立法初现曙光 中医药发展成舆情热点 [2014-03-20] |
· | 用国际游戏规则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2014-03-13] |
· | 中药领域代表委员:将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03-11] |
· | 吴以岭:中医药面临宏观肯定微观否定窘境 [2014-03-06] |
· | 中国中医药产业迎来“二次开发”新契机 [2014-03-05] |
· | 中医药发展前景诱人 基金加码布局 [2014-02-27] |
· | 未来将着力加快中医药协同创新 [2014-01-23] |
· | 刘延东: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和潜力 [2014-01-21] |
· | 中医药2014变局:中药注射剂降价首当其冲 [2014-01-20] |
· | 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模式 可借瑜伽模式 [2014-01-15] |
· | 中医药:守望“云开” [2014-01-10] |
· | “大数据”应用将为中医药带来“大价值” [2013-12-26] |
· | 中医药标准加紧与国际接轨 为“走出去”清障 [2013-12-13] |
· | 中医药创新启示录:不能为了“标准”而标准 [2013-12-12]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