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9月18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等11部门联手开展治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而于此同时,多家媒体曝光碧生源广告屡屡被曝欺骗消费者,碧生源却依然“顶风作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经调查获悉,今年3月《时代周报》报道《碧生源广告违规屡禁不止》、4月《商界评论》报道《碧生源被指用钱砸出知名度:关键成分是泻药》、9月5日被《南方日报》曝光碧生源常润茶的功能仅为改善便秘,但其在广告中却将口臭、色斑、痤疮甚至失眠健忘等都纳入了疗效范围,该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广告违规23次;9月《中国企业报》也曝光同样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据媒体报道,2006年至2009年,每年碧生源均因“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虚假宣传”等被处罚。2007—2010年间,碧生源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辽宁、江苏、内蒙古等地都曾因侵犯消费者肖像权、夸大功效、未获批文等原因被警告、停售或是撤销批文,经销商也有多次违规。2012年初,碧生源因虚假宣传、夸大产品效应再度引发争议。但碧生源坚称,公司上市后播放的所有广告均有批文,且都处于有效期,因此无任何违规行为。不过也承认,上市前公司广告确曾发生过违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产品结构被指单一研发能力遭质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港交所的资料显示,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分别为澳特舒尔于2001年和2004年开始销售。碧生源的销售额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两款产品,自2007年至2010年6月底,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分别占总营业额的约62.9%及23.9%,62.0%及34.0%,57.7%及41.1%,48.3%及50.9%。碧生源的业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两款产品的需求量与利润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悉,就是这两款“主打”产品的配方也并非碧生源公司研发团队独立研发,而是购买其他公司开发的产品。碧生源常润茶2001年以一次过转让费50万元购自淮阴华医,碧生源减肥茶于2004年以1万元购自北京瑞普乐公司。中国药店:www.ydzz.com
数据显示,碧生源产品研发成本低廉,2008至2010年分别为90万、190万和130万,如此低的研发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看来,碧生源自身的研发团队对消费者的喜好、市场趋势的判断都不甚熟悉,不具备独自应对市场的能力。而如果新产品不能及时推出,碧生源品牌可能就会走下坡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碧生源被曝每包只值3分钱 研发能力遭到质疑
【2012-09-28】【作者:佟明彪】【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0794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碧生源一包原料几分钱 广告轰炸模式或遇困境 [2012-10-19] |
· | 碧生源广告欺骗消费者被查 [2012-09-04] |
· | 碧生源"给肠子洗澡"够悬 天津多家药店称有神效 [2012-01-13] |
· | 碧生源常润茶销售火爆背后:广告频涉违规雷区 [2012-01-13] |
· | 碧生源广告三年23次上黑榜 涉嫌欺骗误导 [2012-01-12]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