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价挂钩,单一货源。对采购需求量大的基本药物,按人口、交通以及采购数量,将全省划分二至三个区域(普通大输液分为三至六个区域)分别招标采购,确保中标企业获得采购区域内所有市场份额,确保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有且只有一家企业供应,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有利于供药企业降低成本、降低药价。以省为单位统一采购,单一货源,量价挂钩,能够将一个区域的基层基本药物需求集中起来,实行采购规模的最大化,使生产企业有足够的采购量,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及时配送,统一付款。中标的生产企业是基本药品配送的第一责任人,自主选择直接配送或者委托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形成制约机制,确保配送企业忠实履约,保证药品及时配送到位。财政统一结算支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药品费用由国库统收统支,确保从交货验收到付款时间不超过30天,降低了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通过收支分离和第三方结算的手段,对药款由财政统一结算,切断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生产企业的寻租机会,基本解决了久治不愈的医疗机构药款拖欠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五)网上交易,全程监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现网上采购。为确保中标结果有效执行,药监部门对药品交易的全过程实行网上动态监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分析。建立不良记录管理制度、市场清退制度,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企业申诉机制和经办机构报告制度,确保采购过程规范,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基本药物采购模式的创新与成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实施新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平均降价率为52.8%,在首批中标的857个品规中,34.6%的品规是我国医药企业排名前100位企业提供的,57.6%的品规是排名前400位企业提供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药品价格得到明显下降、药品质量得到明显保障、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新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基本药物属于准公共产品,只能在政府的规制下,以相对固定的成本和较低的价格持续供应,确保在终端使用上的可及性。没有适度的政府调控,很容易出现“柠檬市场”。特别是基本药物采购涉及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等多方面的利益,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进行有效调节,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价格监管,保障药品及时、安全配送。安徽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机制互补的优势,实现充分竞争、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保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坚持“质量优先”和“价格合理”相结合。价格与质量始终是基本药物供应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问题。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流通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既应有对流通速度、成本和效率的追求,也应有专业化的特殊体系保证药品安全。安徽从药品的生产、招标、配送等全过程着手,只招生产企业,从而从源头上保障药品质量。在配送和接收环节,严格检查和验收,搞好终端控制。为有效控制价格,安徽面向符合条件的所有省内外企业招标,通过竞争机制确定药品价格,既防止药价虚高,又保证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合理的利润,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坚持“缩短流程”和“降低费用”相结合。商品流通过程的长短对商品生产和消费都有重大影响。安徽省改变以往主要面向药品流通企业招标的做法,直接面向生产企业招标,形成生产企业——药品采购机构——药品配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最短流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采购药品,实行网上竞标采购,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订单处理、库存控制和结算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药品采购费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坚持“规范采购”和“优化配置”相结合。安徽省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实行药品的采购和终端销售分离,既控制了采购环节,又控制了使用环节,切断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重复招标费用,是一个节约社会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制度安排。同时,新机制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从制度门槛上淘汰了部分质量低下的药品和信誉不佳的医药企业,推动了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优化了医药行业的资源配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安徽构建规范性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
【2012-04-27】【来源:行政管理改革】【阅读量:1299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招标市场化仅是导向 [2013-03-21] |
· | 回首三年新医改:安徽模式开拓了医改思路 [2012-08-10] |
· | 三问安徽模式 [2012-04-27] |
· | 安徽模式继续改良 基药招标拟统一价 [2012-04-26] |
· | 谋划大医院药品招标改革:安徽模式酝酿新政 [2012-04-24] |
· |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
· | 安徽模式自我调整:基药政策求变 [2012-02-22] |
· | “安徽模式”再引基层医改意见交锋 [2012-02-20] |
· | 专家称安徽模式让药价降了患者负担轻了 [2011-12-31] |
· | 安徽医改路径设置被指“小马拉大车” [2011-12-30] |
· | 安徽模式零差价困局 难调动医生积极性 [2011-12-27] |
· | 皖模式被指导致"药价虚低" 廉价药看得见吃不着 [2011-10-24] |
· | 广东基本药物招标再闻降音 企业难舍市场份额 [2011-09-14] |
· | 不单纯追求药价下降:安徽基层医改再上路 [2011-09-02] |
· | 基药招标屡创新低 广东模式持续修改 [2011-09-01] |
· | 安徽“双信封”模式广泛复制 医药行业利润下滑 [2011-08-09] |
· | 粤基药招标的两难选择 弃利润还是弃销量 [2011-08-04] |
· | 品牌药企参与广东药品招标 要么降价 要么放弃 [2011-08-02] |
· | 广东招标方案露峥嵘 协会介入模式之争 [2011-07-29]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