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社区基药增配需求不大 以药补医仍需扭转

【2012-03-30】【作者:王海洋】【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985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基层卫生服务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不能只盯着药品收入来满足人员薪酬提升的需求,要探索改革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合理确定服务保障范围和服务费标准,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等挂钩,逐步建立以按契约居民数获得服务费为基础的新激励机制。”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原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顾湲教授建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应探索签约服务,按社区签约人数收取服务费,并依此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同时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是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要继续坚持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坚持预防为主、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以改革促发展,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社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刘利群表示,对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探索仍未完结。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药补医”缓慢转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业界专家纷纷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来的发展之路不能依靠“以药补医”,然而,在实际调查中,仍然无法忽视药品收入依然牢牢占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收入比重的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学院魏晓林教授在对包括广州、深圳、中山、佛山、东莞和珠海的一项珠三角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比较研究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主要由政府补助、药物收入、保险收入和病人自费几方面为主,其中药品收入和病人自费仍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在民营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上述两项收入甚至占据了机构收入的61%和76%。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看到,在2008~2010年的3年医改初始阶段,各类型社区卫生中心医保收入总额呈上升趋势,但在政府型和民营型医疗机构的比较中,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对比。”魏晓林指出,2010年,医保收入在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中的比重已约达40%,但在民营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比重仅为1%,而这也使部分民营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摆脱“以药补医”的局面,不能很好地实施基药制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药品需求的每项变化正触动着医药商业企业的敏感神经。“近年来,我们与医学界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对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改革之间的互动衔接作用也高度关注。”作为本次论坛协办单位的广州国盈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焰向记者表示,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由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引发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重新构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实践。像国盈医药这样的商业企业,高度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每项变革和趋势,希望可以尽早把握市场走势,以期制定好企业相关发展战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