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虚高药价或再遭重拳 药品流通环节拟定加价上限

【2012-02-17】【作者:陆志霖】【来源:羊城晚报】【阅读量:10881】【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对流通环节缺乏约束,差价过大。”牵头制定《办法》的发改委认为,药品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底价包销”的方式,由经销商代理销售药品,即生产企业以较低的出厂价格销售给代理商,由代理商完成药品从流通到进入医疗机构销售的整个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出厂价一般只包含原辅材料、加工费用和少量利润,价格非常低,而本应计入出厂价格的期间费用和销售利润以及“以药养医”的制度性成本都转而发生在流通环 节,由代理商承担,从而表现为出厂价与零售价相差悬殊。单纯的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对于上述现象的约束作用非常有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方面,发改委方面也希望借此“低价高差率,高价低差率”引导医疗机构。目前,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在不超过最高零售限价的前提下,加成率统一按照不超过15%的政策执行,但客观上存在“低价药加得少,高价药加得多”的问题,被认为是医疗机构热衷“高价药、大处方”的重要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称或面临执行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底价模式"负面影响最大必须提高出厂价增加了税收、同时给医院的销售费用从企业税收上无法操作,因此可能对该类药品销售带来实质性冲击;而"倒票"商业企业,将随着"底价模式"消失而消失,从而对药品流通行业整合形成正面推动。”申银万国的分析师认为,此次拟出台的流通批发环节价格管理将对“底价开票”经营模式形成压力,该类企业经营模式面临转型,而靠“倒票”为生的商业企业可能彻底出局,药品流通行业加快整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国信证券医药行业的研究员丁丹则对新规的可执行度表示并不看好。“流通环节的差价率规定早在2000 年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中已有规定,那一版是正式文件,至今执行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10-2012 陆续流传的意见征求稿都再次出现类似规定,只不过把价格区间和价差率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 新瓶装老酒。”丁丹认为,“2012 版差价率规定仍将难以执行,难以在短期使医药企业目前的行为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差价率的计算基础是企业出厂价,谁来一一核实5000多家生产企业、无数品规的产品真实出厂价? ”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药审改革是核心 [2014-03-21]
·药品信息化监管诉求呼声渐高 [2014-01-28]
·药法修正案打开专利强制许可大门 [2014-01-16]
·药法修订“四盼” [2014-01-13]
·《药品管理法》修订推市场化理念 提高违法成本 [2014-01-03]
·医药母法大修启动 连锁反应或触动行业变局 [2013-12-26]
·《药品管理法》修订将扭转监管思路 [2013-12-24]
·药法修订下的创新机遇 [2013-12-16]
·让市场配置大健康资源 药品政府定价或取消 [2013-12-06]
·药改新思路:“二次议价”成为最大分歧 [2013-11-28]
·药企踊跃建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 [2013-11-22]
·欲降药价先治“会议费腐败” [2013-08-13]
·遏制药价虚高 须斩断灰色交易链 [2013-07-05]
·民营医院售药降70% 药价虚高主在流通环节 [2013-05-21]
·药品新政将围堵天价药 [2013-04-27]
·药品新政将在线监测药价 处方外流或松绑 [2013-04-25]
·委员建议成立药品专卖局 全国统一定价 [2013-03-11]
·SFDA:大量低水平药品重复申报致审批拥堵 [2013-02-27]
·构建药品审评金标准 [2013-02-19]
·尹力:四大措施解决药品审与被审的不平衡 [2013-01-1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