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助“消”以药养医

【2012-02-07】【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983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从国际经验来看,由包括供求双方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组成定价委员会,进行协商谈判,不失为一种兼顾各方利益、比较有效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医药定价委员会可以吸收医疗服务方、药品和医疗仪器生产方、医保部门、有关专家、消费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可以先由一个专业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方案,然后再经过定价委员会批准。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基础价格,之后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支付价格调整与支付方式改革结合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为降低价格结构重大调整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两步走。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着近年来新医改的深入、政府投入增加和医保制度的改善,医保支付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的比重有显著增长,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方的影响日益加深。我们可以首先只对医保支付部分的医药价格进行调整,而对非医保范围的个人支付部分暂时不动。这类似于“价格双轨制”的做法。对于医保支付部分的价格调整,还可以提供一个测试新的定价机制和价格结构的机会,以避免重大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医保支付价格的调整,可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相结合。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发展捆绑式的支付方式,如按病种支付、按人头支付和总额包干。即使对于这些新的支付方式来说,合理的医药项目价格也能提供一个正确的费用核算基础。而且,按项目付费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支付方式所取代。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建立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入手(建立一个协商谈判的定价机制),并首先调整医保支付部分的价格结构(经过价格双轨制的过渡阶段),而不是简单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解决“以药养医”,这应当是比较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也有助于降低改革成本,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 蔡江南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告别“以药养医” 能否让利于民 [2014-04-04]
·谢子龙:医药“物理”分隔根治医患矛盾 [2014-03-10]
·解决“以药养医” 先治医生收入机制问题 [2014-03-07]
·评论:药品虚高作价才是硬伤 [2013-07-23]
·日本:杜绝以药养医 [2013-04-16]
·陈竺:破除以药补医是县医院改革关键 [2012-06-18]
·医药代表:取消以药养医断不了各环节利益 [2012-06-08]
·药企老板称以药养医所得利润6成消耗在院内流通 [2012-05-29]
·根除以药养医:医保控费从紧 高价药或受冲击 [2012-03-01]
·商务部探索剥离社区医院药房 [2012-02-23]
·废止以药养医必须释放改革活力 [2012-01-30]
·专家解析“以药养医”政策:需瞅准要害斩七寸 [2012-01-29]
·经济学家谈医改:"以药养医"没了,医患矛盾小了 [2012-01-21]
·切割“利益” 中国将多措并举革除以药养医难题 [2012-01-10]
·“以药养医”现状不改 遏制药价成“老大难” [2011-11-28]
·青岛试水“独立药房” 化解“以药养医”难题 [2011-10-24]
·京医院卖药费有望下降 将改革“以药养医”局面 [2011-10-21]
·摒除“以药养医” 要实行综合改革 [2011-10-19]
·破除以药养医 重在切断“医”与“药”利益关系 [2011-10-1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