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渠道决定药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非处方药,其中不乏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称,遇到头疼咳嗽的常见症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楼下的连锁药店。“一些小症状就去药店买几样药,不值得去医院。”在昆明工作的朱小姐说,虽然医药费在下降,但是医院门诊收费仍然不低,医保也有各个级别的分担比例,一般小毛病基本不会考虑去看医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药店经营者眼中,医药流通领域市场的开放,其实让连锁药店担当了药品降价的“急先锋”。“2008年、2009年,云南的连锁药店都不断降价,更早的降价也有过几次,其实这都走在医院药品降价前面。”昆明某药品连锁店高层称,现在非处方药的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连锁店到处都是,都在抢着发展会员,以带来稳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带来更透明的价格,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消费者看来,非处方药的消费如日用品一样简单,甚至可以货比三家,但是处方药的使用就是另外一回事。“医生说某种病必须用某种药,你能说不用吗?”在医院就医的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尤其是用药决定权在专业的医师一方时,就医者早就失去了对药品价格的话语权。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人士认为,药品的销售渠道至关重要,尤其是处方药,只能凭医生处方销售,而很多医院设法阻止处方流出医院,因此消费者在药店购买处方药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药品销售代理或厂商缺乏对药店销售处方药的动力,为了节约成本都将医院作为唯一销售渠道,医院已经成为处方药销售最重要的渠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惮于对如此重要的渠道的依赖,云南省卫生厅2005年提出,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不得超过45%。6年来,全省三级医院使用药品的比例占业务总收入都低于45%。在此基础上,云南省卫生厅又对销售比例作出调整,试图让价格受限的基本药物占更大比例。调整后,三级医院必须使用基本药物不低于10%,州市级医院不低于20%,县级医院不低于35%,使患者用药方面的费用有所降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间环节在哪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下降的幅度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药价虚高仍然被很多人诟病,药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巨额差价让消费者恨之入骨。在近期走红的名为“降药价”的网站,不少常用药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两倍算是正常,有的相差5倍甚至更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查询“降药价”网站发现,云南滇中药业生产的一剂“复方穿心莲片”供货价为1.05元,零售价则要8.9元;云南永安药业生产的“乙酰吉他霉素片”零售价44元,而供货价仅4.5元;而像云南金泰得三七药业生产的“血塞通片”由12.8元的供货价变成28.5元的零售价,2倍的加价幅度算是“正常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CCTV记者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品医院零售价比出厂价高出很多。从药厂到医院,中间利润均超过500%,最高达到6500%以上。医药代理公司、药品招标、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瓜分差价,这成了令药价飙升“潜规则”。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告诉媒体,不能以出厂价(厂家供货价)来作为药品的正常底价,这一价格并不包含消费者看不见的中间成本,与多数企业的运作方式有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宋瑞霖解释说,药企的普遍做法是,将药品卖给代理商经销,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商,由大包商进行销售配送。现在看到的出厂价,仅仅是药品生产成本加上药企的利润,而推广、税收、仓储、投标、配送等刚性成本全部转给了大包商。“如果推广、仓储、投标、配送等工作都由药企自己做的话,那么一支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出厂价可能要3.2元了。”他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昆明一家中成药生产商某高管也向记者证实,很多规模小的企业,并没有实力自己来开拓市场,各省在基本药物目录下自主招标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代理人或者承包商,药品很难胜出。“是一种策略,也节约了成本。”这位高管说,“可是一旦出厂,药厂基本没办法干预价格,顶多维护正常的价格体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我国目前药品的定价方式,属于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只有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以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仅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20%。然而,另外80%的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这部分药品即使价格虚高,政府也无从干预,不过其中有很大比例属于竞争较充分的非处方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降价卡住了 生产商叫屈
【2011-12-28】【作者:宁博】【来源:云南信息报】【阅读量:1147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现在的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2014-03-11] |
· | 药品终端销价流通成本占六成 [2013-08-07] |
· | 新轮药价调整将结束 中成药价调整或开闸 [2013-01-14] |
· | 药品降价市民知多少 药店走访实录 [2013-01-11] |
· | 失灵的药品降价 [2012-08-02] |
· | 药品降价要让人“看得见” [2012-07-30] |
· | 发改委下调药品价格 消化药降价有待“消化” [2012-04-10] |
· | 53种消化系统类药品将下调价格 市场反应冷淡 [2012-04-05] |
· | 业内称发改委调降53种药价实际效果有限 [2012-04-05] |
· | 先排位后降价 新一轮医保药降价方案浮出水面 [2012-03-15] |
· | 医保药品迎来新一轮调价风 或引入市场化思路 [2012-03-07] |
· | 降药价 医药代表说有点儿难 [2011-12-12] |
· | 降价硬着陆 [2011-10-12] |
· | 药价一降再降为何感觉不到 [2011-09-15] |
· | 没有回扣空间降价药品被淘汰 市民期待体制改革 [2011-09-07] |
· | 降价令刚下药已消失 是"真死"还是变脸"复活" [2011-09-07] |
· | 药品28次降价隔山难打牛 医药企业不痛不痒 [2011-09-05] |
· | 最新一轮降价今实施 28轮降价难抑药价虚高 [2011-09-01] |
· | 明起82种药品降价 平均降价幅度14% [2011-08-31]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