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是一个好东西。如果通过机制创新解决了药品质量问题、公正问题、成本问题、廉政问题、效率问题等等,肯定是大公德。若仅仅为了机制而机制,或为了改革而改革,表面上是在落实医疗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本质上是对市场竞争进行釜底抽薪,凭借权力的优越性,大走垄断化、集约化之医药流通之道路,就有可能在改革探索道路的花丛中,将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引领到计划经济的老路,甚者可能走向有垄断、无计划、滥用集权的流氓商业之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就是一对买卖关系,卖方多买方说话,买方多则卖方说话,买白菜的道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在这个简单逻辑之下,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创新也好、药品供应采购模式的创建也罢,首先要澄清3个概念上的问题:1.公立医院药品到底谁是真正的买方?谁是真正的卖方?然后,才可能建立真正的买卖双方谈判的机制。2.改革优先应站在买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是优先站在卖方立场思考问题?然后,才可能真正懂得该削弱买方谈判砝码,还是该削弱卖方谈判砝码?3.要不要买卖双方裁判机构?裁判机构是否要保持中立性?然后,才清楚政府该在哪个桌子上吃饭?想哪个方面的事?做哪个方面的引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让付款者选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疗体制改革是医药流通改革的大目标,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是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机制的大目标。医疗体制改革总体针对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也应该将行业自身优化机制当作核心目标。也就是说,应该发展良性竞争,而不是否定竞争。药品的真正买方说到底是消费者,和消费站在一条统一战线上的是出钱的主儿,是消费者和保险机构,不为买药的人创造更加有利的谈判环境,不站在买药人的角度上去进行改革机制的立意,就不是真正的改革。不发展公立医院药房的竞争机制,不创立买卖双方的裁判监督机构,而在集约化、现代化方面下功夫,就是本末倒置,不可能发展出医药流通行业的良性竞争态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立医院说到底是国家的,决策权在政府手里。解放医院药房对一家医院的垄断资格,允许2~3家医药连锁公司在医院建设药房,有平等的供应权,让付款者去选择,这叫竞争。现有的公立医院药房成立药房连锁公司,和其他组织进入的药房共同竞争,这叫集约化竞争。这些连锁公司采购谁的产品是他们的权力,这是给供应商和生产企业公平的机会。国家基本药物走大统一的道路,必须配置,这是公益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权,从最基本的买卖双方博弈的公平性上下功夫,引领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模式才有生命力,否则,都是表面文章,是空中楼阁、水中月,没有生命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文作者为北京民智谷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