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求解廉价药短缺顽疾:别让行政手段越俎代庖

【2011-09-20】【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0122】【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可以说,是畸形的药品招标制度与国家对药品价格管制合力推动了对廉价药的“退市”。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价格管制固然能惠及于民,但其负面影响也不断显现。不久前,蜀中制药就爆出板蓝根以苹果皮作原料的丑闻。当价格管制过严的时候,企业无利可图,不是退出市场,就是减少投料或者以次充好,甚至弄虚作假,影响药品安全。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当低价中标的企业没有获得所需的采购数量,不能得到量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时,断供就成了企业自我保护的形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针对救命廉价药日渐稀缺的尴尬状况,早有业内人士提出建立廉价特效药储备制度,这在其他欧美国家早已成熟的制度,在中国推行却非易事。事实上,在中国,1000种药品中,有995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于明德表示:“中国并不需要这样的药品储备机制。鉴于资金、规模等因素,在我国建立起这样一种制度并不现实。即使是建立了健全的药品储备机制,也不可能覆盖鱼精蛋白这样的日常所需普通药品。”由此看来,建立储备机制并不是当前解决廉价药短缺的良方。中国药店:www.ydzz.com

  没有长效的机制,却不乏“权宜之计”。每每有危机出现,有关部门都会“及时出手”,化解危局。中药材价格“高烧”不退,8月,发改委就发布党参了“清仓令”,责令经销商出货;此次鱼精蛋白紧缺紧急,药监部门也是紧急协调企业生产,化解“燃眉之急”。但看似应急的临时措施,却不免被质疑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于明德指出,行政干预实是有关部门对市场调节机制的越俎代庖。不但没有破解实质性的难题,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药品价格本应交由市场调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机制,只要竞争公平而充分,效率就能提高,成本就能降低,价格就会趋于合理。政府所要做的,是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水平,”媒体评论员盛大林分析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生产及销售如果实行市场化,鱼精蛋白等药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所提高,一只原价仅十多元“救命药”,如果涨到二三十元,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无论医院还是患者,其实都是能够接受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鱼精蛋白等有望纳入基本药物 或定点生产避短缺 [2011-10-13]
·制度漏洞致廉价药短缺 鱼精蛋白黑市价翻300倍 [2011-09-30]
·鱼精蛋白短缺根源在于利薄?廉价药一定要涨? [2011-09-30]
·“鱼精蛋白”断货 利润要了廉价“救命药”的命 [2011-09-28]
·救命药鱼精蛋白告急背后 折射政府限价制度隐忧 [2011-09-28]
·“救心药”鱼精蛋白医院缺药 民间价格涨300倍 [2011-09-27]
·救命药喊“救命”拷问“招标缺陷” [2011-09-21]
·经典廉价药为何断档 医院药企医采中心各有苦衷 [2011-09-20]
·下一个“鱼精蛋白”会是谁? [2011-09-20]
·鱼精蛋白被搭售 莫让药荒酿公共卫生事件 [2011-09-20]
·鱼精蛋白等药荒都是廉价惹的祸? [2011-09-19]
·北京药监局协调在京企业生产鱼精蛋白供应全国 [2011-09-19]
·“鱼精蛋白”停产背后:低价入基药 量少难为继 [2011-09-16]
·绝大部分药品供过于求 鱼精蛋白短缺属个例 [2011-09-16]
·北京个别医院鱼精蛋白短缺 药品定价机制待完善 [2011-09-16]
·救心药告急真正原因:定价机制倒逼廉价药消失 [2011-09-15]
·“鱼精蛋白”是低价药命运的寓言 [2011-09-15]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