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药材涨价不是囤积这么简单

【2011-08-23】【作者:宋民宪】【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3463】【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再次,囤积炒作赔多赚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多年来,有不少人进行过中药材的囤积炒作,总的来说是赔多赚少。这是因为其入门要求较低,完全是一种自由贸易。但是,对炒作人的要求并不低,必须熟悉产地种植、药材行情走势、市场需求估计、控盘可能性等,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结果就是赔。当然,还必须有充足的资金,鉴于此,真正有可能控制某种药材,达到推高药材价格能力者甚少。媒体披露的某企业炒作三七,是因为该公司为上市公司,“不差钱”,其控盘空间也相对有限,将中药材价格上涨归咎于囤积居奇行为的理由并不充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再评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成药生产所需要的中药材量大、品种多,中成药产业无疑成为中药材的主要消耗渠道。我国中成药处方近5000种,品种7000余个,同类药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应开展再评价,对其处方、剂型、工艺、适应症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价,鼓励技术改进,建立药品淘汰机制,减少对药材资源的无效使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于很多中成药疗效缺乏差异性,众多同一品种生产厂之间的产品亦缺乏差异性,多数只能依靠低价竞争谋求生存,在“基本相同或者类同”的情况下,有的品种计算其处方所需药材的成本会高于成药价格,即生产成制剂后不是增值而是减损。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例如复方丹参片,物价部门零售价核定为每瓶(60片)7元左右,如只计算三七的成本价格,其每公斤不能超过70元。现实情况是,市场上有这样的价格吗?有企业称,其药品价格低是由于先期购买了大量的原材料,这个理由不充分,与其大幅度生产成药贬值,倒不如出售药材,还省得四处奔波参加招投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CPI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的状况下,很多药品价格不升反降的现象值得注意。药品价格虚高的思维定势如果发展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程度,就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公信力产生重大伤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要使中药材价格回归合理,需要国家从药材种植技术、信息管理、产业规划、政策等方面引导并加大投入,使得中药材价格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系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