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国内抗菌药销售和使用受限 代理模式受到挑战

【2011-07-28】【作者: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968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虽然一些窄谱产品、限定不是很严格的产品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如果地方上执行宽泛的话还有操作机会,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将越来越规范,想实现营销上量是十分不容易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刚上市的新品和以往放开使用的广谱抗菌药则冲击较大,极有可能造成抗生素生产企业为了拼争中标名额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话语权势必向优势企业、优势客户倾斜,谁能抢占更多的市场资源,就意味着谁能吃到更大的蛋糕。因此,原来那种完全依赖经销商的代理模式将没有生存空间。赵郑指出:“以前药品能够卖得出去,主要是依靠带金销售等老办法,但在新政策下,这样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延续下去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BD时代提前到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均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种”的新要求下,非限产品将成为药企在抗生素领域的独家品种,无论是非基药产品还是基药产品,非限的宝贵身份会将产品用量推到极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全新的政策下,抗菌药物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完全是比拼代理商和生产企业在医疗客户方面的推广能力,能够成为非限品种才能使企业长期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此之前,国内厂家生产的抗生素因技术含量低,加之大多数是仿制药,所以这类产品通常以较低的价格占领低端和少部分中端市场,在竞争策略上主要是打价格战;而国外厂家生产的抗生素因大多数是技术含量高、价格高的原研药,主要占领中、高端市场,在竞争策略上主要打推广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新政出台之后,那些凭借单一的“凶悍手法”取胜的传统代理商,在向专科产品转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学术营销的问题。而国内的抗生素生产厂家也已经开始学习外企在抗生素销售上的经验。在这样的形势下,业务拓展(BD)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郑指出:“在企业进军BD之初,不要完全放弃代理模式,要采取两者并存的方法,让代理商充分发挥灵活性;而公司整体则需要向BD营销模式去转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一只抗菌药物在BD上的成败并不取决于牵强附会的学术价值,而在于产品的独创性和安全性,只有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才是真正地体现其市场价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