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要正确识别药品不良反应 先准确理解“新办法”

【2011-06-14】【作者:宋民宪】【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25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一些老药则是根据临床经验或者文献记载的归纳,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只有药品上市以后,通过扩大的药品再评价所得出的用法用量方是有证据支持的结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对用药目的应该做限制性解释。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限制性解释,主要是指在药品标准或者药品说明书载明的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内的用药,不包括扩大的适应症情况。经查,医药杂志所发表的药品临床研究文献多数是超适应症用药,甚至有改变给药途径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而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药品不良反应相区别是有意义的,因为不良反应报告是对发现的药品有害反应,一般情况下未经评估甚至核实不能确认。药品不良反应与所致有害反应则有因果关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探讨意义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意义在于:其一,它是多数药品的固有特性,一般情况下与药品质量无关;其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未经评估或者确认,不能认定为药品不良反应,质量不合格药品所致有害反应不能认为是药品不良反应;其三,应该将药品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超范围用药、医疗事故加以区分和识别;其四,不良反应报告的水平反映报告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不良反应报告的价值在于质量,而不能单纯以数量来衡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经有人根据美国有关药品所致伤害的研究报告,推论我国每年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人数,并不断地被引用和渲染。今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正式驳斥了此论,认为我国药品不良报告制度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有药品不良反应所致死亡的数据来源。另外,美国数据的来源、背景如何不得而知,如何被翻译过来的也不得而知。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但不是直接适用于中国的情况,或对中国的情况进行推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系江西中医学院药事管理学教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