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旱情助涨药材价格 企业自建药材基地谋“突围”

【2011-06-01】【作者:钟可芬】【来源:第一财经日报】【阅读量:989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药材价格有望秋后回落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中药材正处于第四波涨价潮。商务部5月31日的数据显示,上周(5月23日至29日),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28.37点,比前一周上涨4.4%。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的定价权限大多时候不在药企,中药企业并不能通过产品提价来缓解原材料上涨压力。王桂华告诉记者,2010年中药工业的总产值达到3170多亿,但利润仅有300亿元左右,整个行业毛利率只有约10%。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毛利率下滑背景下,大型中药上市公司正寻找各种方式进行突围。像广药集团、云南白药、昆明制药等选择向上游进军,自建药材基地以降低成本涨价的影响。而云南白药、天士力、片仔癀、康恩贝等中药企业则在企业战略上选择了多元化发展,通过进军具有自主定价权的药妆、日化等领域而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蒋尔国认为,中药材的价格目前已经升到一个高峰,但随着产量的稳定与采新,大宗药材的市场供求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其价格有望在秋后回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价格波动最大的三七为例。崔秀明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受大旱影响的三七,现在仍然维持在60头350元高价。“但今年的三七产量将达到550万公斤,正在接近750万公斤/年的市场需求,9月产新后价格有望回落,达到200元/公斤的合理价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崔秀明认为,由于三七价格偏高,已经刺激种植面积扩大。明年采收面积可能翻番,产量将成倍增加。“明年三七价格将会下降,进入新一轮价格调整周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桂华透露,中药行业原料价格持续上扬,制剂价格持续下降,当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注意到这一矛盾,并将于近期启动全国中药材价格供应情况调研,制定科学的中成药定价机制,完成调研后,基本药物中的102种中成药有望迎来价格调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中成药的价格调整还没那么快,国家发改委对化学药调整之后才轮到中成药。”王桂华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